[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3725.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夏熙明;黄英武;陈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13/02;A61L15/26;A61L15/42;A61L15/6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敷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敷料,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伤口接触层、支撑传输层、吸收层、密封透气层和负压吸盘;其中支撑传输层包括第一渗透面、第二渗透面及纱线结构,第一、第二渗透面上开设有渗透孔;伤口接触层贴敷于第一渗透面且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附孔,吸收层为吸水材料且贴敷于第二渗透面,密封透气层贴敷于吸收层且其上开设有与吸收层的吸收孔相对应的透气孔;负压吸盘与透气孔连通;负压吸盘上方连接有导管并通过导管与外源负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引流敷料设置有支撑传输层,可分散压力避免形成压痕,并且支撑性好,避免敷料变形,良好的通透性利于伤口积液穿过,且该敷料为一体化敷料,操作简单方便,利于家庭护理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引流敷料。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设计思维独特、对传统外科引流作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这一技术明显改善了引流效果,可有效预防伤口积液,快速清洁创面,加快感染腔隙闭合,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还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更为一些用传统方法处理困难、疗效不佳的疾患,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性。
但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传统的负压引流装置操作复杂、成本高,密封贴膜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而现有的负压引流敷料在负压处理后,会对伤口固定处造成过大压力形成压痕,不利于伤口愈合,并且敷料会因受力被压瘪或变形导致粘接不牢固易脱落,这些缺点限制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负压引流敷料,将传统负压引流装置制备成一体化敷料,操作更方便,并且可分散作用在伤口上的压力,支撑性好,可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疤痕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引流敷料,所述敷料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伤口接触层、支撑传输层、吸收层、密封透气层和负压吸盘;
其中所述支撑传输层包括第一渗透面、第二渗透面及连接所述第一渗透面和第二渗透面的纱线结构,所述第一渗透面和第二渗透面上均匀开设有相对应的渗透孔;所述伤口接触层贴敷于所述第一渗透面且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吸收层为吸水材料制备且贴敷于所述第二渗透面,所述密封透气层贴敷于所述吸收层且所述密封透气层上开设有与所述吸收层上的吸收孔相对应的透气孔;所述负压吸盘吸附于所述密封透气层且与所述透气孔连通;所述负压吸盘上方连接有导管并通过所述导管与外源负压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引流敷料为一体式敷料,其中伤口接触层直接与伤口接触,伤口处的积液由伤口接触层上的吸附孔通过,并穿过支撑传输层的第一、第二渗透面上的渗透孔,然后被吸收层所吸收,吸收层上方还设置有密封透气层,可避免伤口二次感染。同时密封透气层上开设有与所述吸收层上的吸收孔相对应的透气孔,负压吸盘与密封透气层上的透气孔连通,并通过导管外接有负压装置,开启负压装置后,负压吸盘可将吸收层的积液经过吸收层的吸收孔和密封透气层上的透气孔被吸走并引流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伤口接触层下方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可避免伤口接触层下方失去粘性,使用时直接揭下保护层,即可粘贴于伤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盘通过粘接或超声焊接的方式吸附于所述密封透气层。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传输层的纱线结构为尼龙单丝或涤纶单丝交叉分布形成的立体支撑结构。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支撑性以及回弹性,不仅可分散作用在伤口上的压力,使压力分散均匀,避免形成压痕,同时可避免负压处理后敷料压瘪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传输层的第一渗透面和第二渗透面为尼龙或涤纶制成的网布,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利于伤口积液穿过进而被吸收层吸收或被负压吸盘吸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3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灭火器用压力式比例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慧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