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充脂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3707.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2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申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润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2 | 分类号: | F16N13/02;F16N23/00;F16K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充脂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充脂泵,涉及一种油脂泵送设备,其包括吸油部管、拉脂盘、活塞筒和工作活塞,所述活塞筒的头端安装有镂空的吸油部管,工作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筒内,将所述活塞筒分隔为一级工作腔和二级工作腔,所述工作活塞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脂杆和活塞拉杆,所述工作活塞上设有用于使一级工作腔和二级工作腔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上安装有球阀,所述拉脂杆的头端固定有拉脂盘,所述活塞筒对应一级工作腔的位置处还安装有单向阀,二级工作腔的端部开口处也设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单次循环时存在两个排油过程,双作用出脂,出脂量更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泵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充脂泵。
背景技术
润滑是机械领域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尤其是高速旋转状态下的轴与套之间,轴承内部机构间的闭环润滑,往往因为得不到充分、连续和有效的润滑而使部件损坏,机器瘫痪。究其原因,这类旋转零部件的润滑,常常采用装配时涂抹润滑油脂、使用内存润滑油脂轴承和工作中利用油道加添润滑油脂等办法实现。
现有技术中的油脂泵,存在着单次泵送量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充脂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充脂泵,包括吸油部管、拉脂盘、活塞筒和工作活塞,所述活塞筒的头端安装有镂空的吸油部管,工作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筒内,将所述活塞筒分隔为一级工作腔和二级工作腔,所述工作活塞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脂杆和活塞拉杆,所述工作活塞上设有用于使一级工作腔和二级工作腔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上安装有球阀,所述拉脂杆的头端固定有拉脂盘,所述活塞筒对应一级工作腔的位置处还安装有单向阀,二级工作腔的端部开口处也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拉杆的头端与推杆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杆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上设有多个支杆,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与二级工作腔端部开口连接的出脂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座、弹簧座、充油止回弹簧和钢珠,所述弹簧座固定在单向阀座的轴向开口处,充油止回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座和钢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活塞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拉脂杆和活塞拉杆连接的开口,所述工作活塞的内部通道与设置在活塞拉杆上的导油孔连通,所述导油孔还与二级工作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拉脂杆上还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座和锥密封,所述密封座与活塞筒的内壁接触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活塞拉杆带动工作活塞和拉脂杆向上移动时,一级工作腔充脂,而二级工作腔向外排脂;当活塞拉杆带动工作活塞和拉脂杆向下移动时,一级工作腔内的油脂进入到二级工作腔内,体积变化差会使一部分油脂从二级工作腔向外排出,即单次循环时存在两个排油过程,双作用出脂,出脂量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动充脂泵的爆炸图。
图2为一种电动充脂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动充脂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动充脂泵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油部管、2-拉脂盘、3-密封座、4-锥密封、5-活塞筒、6-工作活塞、7-拉脂杆、8-弹簧座、9-充油止回弹簧、10-钢珠、11-活塞拉杆、12-推杆电机、13-出脂部件、14-支架、15-单向阀、16-支杆、100-一级工作腔、200-二级工作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润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润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3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漆生产用物料破碎装置
- 下一篇:多出口润滑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