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工脱硫设备的捕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3132.X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3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轩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脱硫 设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工脱硫设备的捕雾装置,包括过滤管,过滤管的左侧连通有进流管,过滤管的顶部连通有溢流管,过滤管的右侧连通有排流管,过滤管的底部连通有分离器;过滤管的底部固定有圆环形的底板,底板的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网孔逐渐增大的预滤层、凝聚层、防溅层,预滤层的网孔为3mm;进流管位于防溅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在分离器顶部设置了过滤管,液体进入过滤管内,首先完成一次分离,仅有小部分粒径小的液滴和气体能通过预滤层到分离器,再经过旋风离心,完成气液进一步分离,即本装置能将通入的气液进行两步分离,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排出净化气中带有小液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脱硫设备的捕雾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气流中固体颗粒或液滴的设备。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在设计压力和气量条件下,均可除去≥10μm的固体颗粒。在工况点,分离效率为99%,在工况点±15%范围内,分离效率为97%。
脱硫设备中分离步骤,初步分离后的液体裹挟气体进入离心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内进行高速旋转分离,分离下来的液体与边壁上的液体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而净化的气体通过顶部出口离开,现有问题是净化后的气体内部仍然带有一部分粒径极小的液滴,这些液滴会影响净化气体后续进行深度净化的工艺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化工脱硫设备的捕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工脱硫设备的捕雾装置,包括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左侧连通有进流管,所述过滤管的顶部连通有溢流管,所述过滤管的右侧连通有排流管,所述过滤管的底部连通有分离器;所述过滤管的底部固定有圆环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网孔逐渐增大的预滤层、凝聚层、防溅层,所述预滤层的网孔为3mm;所述进流管位于所述防溅层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管内固定有遮挡所述溢流管管口的吸水网,所述吸水网位于所述进流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进流管的内部管道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和所述排流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呈锥形,其底部连通有滴管,所述滴管上安装有节流阀。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为旋风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分离器顶部设置了过滤管,液体进入过滤管内,首先完成一次分离,仅有小部分粒径小的液滴和气体能通过预滤层到分离器,再经过旋风离心,完成气液进一步分离,即本装置能将通入的气液进行两步分离,减少气体的液滴携带量并降低因为离心过程造成的液流分离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气体中携带小液滴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排出净化气中带有小液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捕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过滤管,2进流管,3溢流管,4分离器,5滴管,6节流阀,7底板,8预滤层,9凝聚层,10防溅层,11吸水网,12排流管,13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轩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轩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3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生产设备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