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止板材封边时产生溢胶的盘式铣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42686.8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于红;韩红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得嘉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7G13/08 | 分类号: | B27G13/08;B27C5/00;B27D5/00;B27N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周中民 |
| 地址: | 21116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板材 封边时 产生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板材封边时产生溢胶的盘式铣刀,该盘式铣刀包括刀体以及布置在刀体的外圆面上的刀齿,刀齿的切割轮廓为圆弧。刀齿沿刀体的回转轴方向拆分为若干组分切齿,相邻两组分切齿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并且沿刀体的回转轴方向部分重合,每组分切齿的切割轮廓均为短圆弧,相邻两组分切齿的切割轮廓的半径相同并且平滑过渡,将各组分切齿的切割轮廓拼合后组成一平滑的长圆弧,利用该盘式铣刀圆弧形切割轮廓曲线可以在工件上产生细微的圆弧面,这个圆弧面可以在板材和封边条形成的容胶空间,解决了现有板式家具用板材在封边时封边条贴合不牢靠且容易出现溢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式家具成产所需板材的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防止板材封边时产生溢胶的盘式铣刀。
背景技术
当前板式家具被广泛使用,其主要由刨花板、密度板、多层板、生态板等,表面带贴面,经过裁切后,边部精修然后涂胶后再贴上封边条。
由于板式家具用的板材物性不同,裁板、锯切后,裁切端面不平或者有锯痕、波浪等情况,如果直接封边,封边条难以贴合,会产生明显胶线或溢胶现象。
因为裁板和锯切刀具刃口锋利是有衰减的,刚开始加工时,由于刀具刃口锋利,工件表面加工质量较好,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刀具磨损,刃口钝化,工件裁切端面会出现锯痕、波浪甚至崩边。因此,板材边部封边前需要先对裁切端面进行修整减少波浪、崩边现象。
通常在封边设备上采用盘式铣刀对板材裁切端面进行修整,现有封边机盘式铣刀对板材裁切端面的修整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在加工刨花板、多层板、生态板等板材时,因为有纵横交错的木纤维,刀具径向切割,木纤维不容易割断,有些地方会产出凸起,在封边机封边时,封边条不能完全包袱板材,贴合不牢靠,再加上封边时必须涂胶,而胶水容易溢出板面,封边后会产生明显的胶线,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板式家具用板材在封边时封边条贴合不牢靠且容易出现溢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板材封边时产生溢胶的盘式铣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止板材封边时产生溢胶的盘式铣刀,包括刀体以及布置在刀体的外圆面上的刀齿,所述刀齿的切割轮廓为圆弧。
进一步的,所述刀齿的切割轮廓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对称圆弧。
进一步的,所述刀齿的切割轮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02~0.5mm。
进一步的,所述刀齿沿刀体的回转轴方向拆分为若干组分切齿,相邻两组分切齿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并且沿刀体的回转轴方向部分重合,每组分切齿的切割轮廓均为短圆弧,相邻两组分切齿的切割轮廓的半径相同并且平滑过渡,将各组分切齿的切割轮廓拼合后组成一平滑的长圆弧。
有益效果:利用该盘式铣刀圆弧形切割轮廓曲线可以在工件上产生细微的圆弧面,这个圆弧面可以在板材和封边条形成的容胶空间,可以避免板材裁切端面存在纤维凸起造成封边条不能完全包袱板材,该容胶空间可以容纳适量的胶水,使板材和封边条充分粘合,封边条与板材贴合更牢靠,避免了在板材封边上出现溢胶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盘式铣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式铣刀的刀齿切割轮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盘式铣刀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板材裁切端面被修整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装饰封边条的粘接示意图。
图中:1-刀体;1-1-外圆面;1-2-回转轴;2-分切齿;3-板材;3-1-裁切端面;4-装饰封边条;5-容胶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得嘉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得嘉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2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