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42153.X | 申请日: | 202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余利平;李莹;钟文晶;卢徐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2000***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园林景观 生态 设计 结构 | ||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目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中的地表区域通常被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不透水的路牙阻挡雨水排入到公共绿地,使雨水滞留在地表。一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其组成包括: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1)和路沿石(2),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被一组路沿石围挡,在两个水平线和两个竖直线上的一组路沿石之间留有流水口(3),且流水口呈斜面结构与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连接,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由覆盖层(4)、种植土壤层(5)、砂层(6)和砾石层(7)组成,覆盖层为卵石覆盖,种植土壤层为混合种植土壤层,混合种植土壤层由50%‑60%中砂、20%‑30%堆肥和20%‑30%表层土组成。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园林景观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而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等;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其中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在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中的地表区域通常被不透水硬质材料替代,为了遮挡和隔离区域,不透水的路牙阻挡雨水排入到公共绿地,并且地形过于平整,不利于雨水流动、渗透,使雨水滞留在地表,造成内涝,使雨水自然下渗、净化和收集面临很大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其组成包括: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和路沿石,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被一组所述的路沿石围挡,在两个水平线和两个竖直线上的一组路沿石之间留有流水口,且流水口呈斜面结构与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连接,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由覆盖层、种植土壤层、砂层和砾石层组成,所述的覆盖层为卵石覆盖,所述的种植土壤层为混合种植土壤层,所述的混合种植土壤层由50%-60%中砂、20%-30%堆肥和20%-30%表层土组成。
所述的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所述的: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的顶面为凹型结构,所述的覆盖层下方为种植土壤层,所述的种植土壤层的下方为砂层,所述的砂层下方为砾石层。
所述的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所述的种植土壤层的上方预埋有溢水管,所述的溢水管与地表面之间具有夹角,一组所述的溢水管与主排水管连接。
所述的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结构,所述的主排水管与下水井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四周的路沿石设置有流水口,流水口为混凝土斜面结构,当地表发生积水时,通过流水口斜面结构流入到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中,防止雨水滞留在地表、造成内涝,进入到的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的雨水自然下渗、净化和收集,当雨量较大时,通过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的溢水管,溢水管与地表之间具有角度,能够将多余的雨水通过溢水管送入到主排水管中,从而通过主排水管将过量的雨水送入到下水井内。
2.本实用新型的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结构疏松、通气,通透性好,排水通畅。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有效收集道路间雨水,雨水通过卵石、植物细沙、土壤四个过滤层进行净化,下渗。设置路牙入水口,从而消除路面雨水。避免雨水沉积造成影响。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通过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同时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的构造成本较低,且维护与管理比草坪简单。与传统的草坪相比,园林景观雨水花园区能够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通过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利用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减少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经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21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