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现场水资源综合收集再应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41660.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曲扬灯;张金羽;曲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慧长源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1H3/00;B01D47/06;E04G21/24 |
代理公司: | 中山瑛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0 | 代理人: | 许湘如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现场 水资源 综合 收集 应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施工现场水资源综合收集再应用系统,包括水资源收集装置、吊塔和安装在吊塔的悬臂上的喷水管,所述水资源收集装置与喷水管连接。所述喷水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嵌套在外管内与外管同轴设置,且可相对于外管转动;该内管设有与水资源收集装置连接的进水口;所述外管的管身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包括有多种不同倾角的喷水口;所述内管的管身设有于其转动时分别与不同倾角的喷水口联通的出水口,转动内管可切换不同位置的出水口与其对应的倾角的喷水口联通出水,可形成不同的喷洒范围,使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现场水资源综合收集再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在基础、基坑施工阶段,基坑降水、雨水等此前常被当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白白浪费。在可持续发展,绿色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施工现场水资源进行收集再应用的施工方法已逐渐开始建立。其中对施工现场的水资源进行收集处理的装置或系统相对成熟,但是在对收集后的水资源进行再应用时不够灵活,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水资源收集后应用到混凝土的养护或扬尘的控制的喷洒过程,喷淋头位置固定且喷洒角度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施工现场不同的喷洒范围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施工现场水资源综合收集再应用系统,包括水资源收集装置、吊塔和安装在吊塔的悬臂上的喷水管,所述水资源收集装置与喷水管连接。所述喷水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固定在悬臂上,所述内管嵌套在外管内与外管同轴设置,且可相对于外管转动;该内管的至少一端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水资源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外管的管身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间隔分布的喷水口,所述喷水口设有多组,每组喷水口包括有多种不同倾角的喷水口;所述内管的管身设有于其转动时分别与不同倾角的喷水口联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对应喷水口的组数设置有多组,每组出水口绕内管的轴线螺旋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安装在施工现场常备的吊塔上,随吊塔悬臂转动、升降到达需要喷水的位置。喷水时,通过驱动内管转动可切换内管不同位置的出水口与其对应的倾角的喷水口联通出水。不同的高度位置配合不同的喷水角度,可形成不同的喷洒范围,使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的内管的端面图。
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4中C-C线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4中D-D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通过第一倾角喷口出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通过第二倾角喷口出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管通过第三倾角喷口出水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塔与喷水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12,一种施工现场水资源综合收集再应用系统,包括水资源收集装置300、吊塔200和安装在吊塔200的悬臂201上的喷水管100,所述水资源收集装置300与喷水管100连接,所述喷水管100与悬臂201同步升降及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慧长源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慧长源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41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框和床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采暖工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