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改黑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37457.7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卞曙刚;向天予;何丽红;杨克;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质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16;E01C11/24 |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两***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改黑冷 再生 沥青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改黑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旧水泥混凝土基础层、乳化沥青粘结层、土工布层、高延性水泥基抗裂层、乳化沥青粘结层、土工布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掺钢渣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旧水泥混凝土基础层之间设置高延性水泥基抗裂层、土工布层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够有效提高路路面结构对应力传递的抵抗作用,非常有利于抑制反射裂缝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路面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行车稳定性。同时,通过在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掺钢渣,有利于提高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耐磨性、抗滑性和抗车辙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改黑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交通压力繁重,货车严重超载,所以一般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年限往往仅有十余年左右,低等级公路甚至几年就需要翻修一次,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沥青铣刨料,如果不加以利用,既会浪费大量资源,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白改黑”是指将白色的混凝土路面翻修成黑色的沥青路面,将废旧沥青混凝土冷再生后用于白改黑不仅可以改建降低成本,还能够有效地实现废旧沥青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冷再生技术是实现废旧沥青混凝土再生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冷再生不需要额外热源,可常温拌和冷态施工,不需要加热,节能减排,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与常规的热拌沥青混凝土材料在性能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单独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后,使路面存在承载力及抗剪能力低等缺陷,随着时间延长,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比常规混凝土面层更易出现车辙、推移、反射裂缝等病害。
因此,为了提高采用冷再生沥青混凝土进行白改黑改建的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改建后路面的抗裂性、抗冲击性能、抗车辙、耐磨等性能,需要设计出一种新的白改黑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改黑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改黑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旧水泥混凝土基础层、乳化沥青粘结层、土工布层、高延性水泥基抗裂层、乳化沥青粘结层、土工布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掺钢渣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旧水泥混凝土基础层为进行碎石化、打裂压稳等刚性路面柔性化处理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旧水泥路面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旧水泥混凝土基础层之间设置高延性水泥基抗裂层、土工布层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其中,高延性水泥基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压、抗拉及多微裂缝的性能,而且高延性水泥基材料中的增强纤维与土工布构建形成多纤维层结构,利用高延性水泥基抗裂层、土工布层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相互协同配合,能够有效提高路路面结构对应力传递的抵抗作用,非常有利于抑制反射裂缝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路面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行车稳定性。同时,通过在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中掺钢渣,有利于提高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耐磨性、抗滑性和抗车辙性能。
进一步,所述高延性水泥基抗裂层的原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磨细矿渣、轻质钙粉、纳米SiO2、细集料、水、减水剂和聚乙烯醇纤维,将这些原料组分在常温下拌和成混合料;所述掺钢渣冷再生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原料包括水性环氧乳液(含水性环氧固化剂)、路用乳化沥青、RAP料、钢渣、矿料和水,将这些原料组分在常温下拌和成混合料。采用冷再生工艺,不需要额外热源,可常温拌和冷态施工,不需要加热,节能减排。
进一步,所述高延性水泥基抗裂层内嵌设有蜂窝板。通过在高延性水泥基材料中嵌设蜂窝板,能够起到增韧增强和提高抗冲击性能的作用。利用模具与夹具确保使蜂窝板不与基础层上的土工布接触,然后利用摊铺机将高延性水泥基材料摊铺到土工布上方,即可实现蜂窝板的嵌设。摊铺后高延性水泥基材料自密实,无需进行振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质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质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74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