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压工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6473.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羽;杨建波;汪聪敏;殷志柱;季文娇;杨敏;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04 | 分类号: | 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压 工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热压工装装置,涉及燃料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限位装置,固定安装于一热压机上,并具有一凹槽;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具有一匹配于所述凹槽的限位槽,通过所述限位槽校准所述膜电极组件的位置,并将所述膜电极组件的阴极边框朝下放置于所述凹槽中;热压装置,具有一限位框,所述凹槽和所述限位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热压装置安装于所述热压机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以限制所述膜电极组件的阳极边框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温控芯片的精准定位,且对于温控芯片的位置固定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工艺流程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压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温控芯片是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核心,在燃料电池的膜电极制造工艺中,要求温控芯片从始至终都是平整的,这对温控芯片的平整度、厚度的一致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工装夹具来保证温控芯片的平整,工装夹具通常被设计成使用螺栓或定位销来进行温控芯片的定位,并使用上下两个平板或平整的外框来夹住中间的温控芯片;然而,由于温控芯片的厚度很薄,在空气中容易受湿度影响发生卷曲、变形、褶皱等情况,这会造成温控芯片的尺寸变化,且定位孔间距会发生偏移,靠定位孔进行定位的重复性也不尽人意;同时,对于小批量试制的情况,如在实验室的试制中,现有的边框CMM热压的制备方法成本太高,工艺较难,试制难度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热压工装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复杂工艺流程的热压制备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一种热压工装装置,用于在热压过程中对CCM型的膜电极组件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限位装置,固定安装于一热压机上,并具有一凹槽;
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具有一匹配于所述凹槽的限位槽,通过所述限位槽校准所述膜电极组件的位置,并将所述膜电极组件的阴极边框朝下放置于所述凹槽中;
热压装置,具有一限位框,所述凹槽和所述限位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热压装置安装于所述热压机上并覆盖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以限制所述膜电极组件的阳极边框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装置上的所述限位槽为一侧开口的U型槽,所述膜电极组件的所述阴极边框被限制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所述限位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尺寸与所述阴极边框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凹槽上相对于所述U型槽未开口的一侧具有一限位开口;
所述U型槽未开口的一侧具有一朝向所述热压装置的条形凸起;
则在所述第二限位装置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上后,将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嵌入所述限位开口中以固定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的位置,随后将所述膜电极组件中的膜电极芯片放置于所述U型槽中,校准位置后去除所述第二限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U型槽的内部尺寸与所述膜电极芯片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表面的对角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
所述热压装置的表面的对角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当所述热压装置覆盖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上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采用固定件对所述热压装置进行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6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三轮篷车的平铺式折叠座椅
- 下一篇:线束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