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阻潮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6332.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0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桂永波;陈亮;陈文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格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1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传感器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阻潮模块,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阻潮模块,液位传感器包括线缆以及穿设在线缆内的导气管,阻潮模块包括连接塞、气囊和外壳组件,连接塞套设在线缆上,导气管穿设于连接塞;气囊包覆在连接塞上,并与导气管连通;外壳组件压紧气囊在连接塞上,以使气囊与连接塞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阻潮模块,通过连接塞、气囊和外壳组件的配合,既能使液位传感器内部气压与外界平衡,又能阻止外界水汽通过导气管进入内部,从而达到既能保证测量精度,又能解决因冷凝而产生的不良效果,避免因此带来的现场维护费用,提高了液位传感器的可靠性,避免了浪费和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阻潮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投入式液位传感器,为了保证测量精度,一般使用表压型传感器,其背部有导气管,确保与大气连通,但因传感器及线缆受热或受冷,随压力增大或减小,而导致线缆导气管内部体积增大或减小,产生冷凝水会通过导气管进入到传感器内部,损坏传感器内部的元器件,导致需要周期性现场维护,甚至造成传感器损坏。现有技术是在导气管端头安装高分子塞,保证导气管内气体能通过高分子塞快速排出,使内外气压平衡,能加长使用时间。然而高分子塞能阻止大颗粒水珠(粒径0.02μm以上)进入导气管,但在潮湿环境下,不能阻隔水蒸气(粒径0.004μm以下)从外界进入导气管内,会导致传感器及其它元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阻潮模块,既能使传感器内部气压与外界平衡又能阻止外界水汽进气内部的模块,从而达到既能保证测量精度,又能彻底永久的解决冷凝影响的保护效果,避免因此带来的现场维护费用,提高可靠性,避免浪费和重复投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液位传感器的阻潮模块,液位传感器包括线缆以及穿设在所述线缆内的导气管,阻潮模块包括:
连接塞,套设在所述线缆上,所述导气管穿设于所述连接塞;
气囊,包覆在所述连接塞上,并与所述导气管连通;
外壳组件,将所述气囊压紧在所述连接塞上,以使所述气囊与所述连接塞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阻潮模块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气囊和所述外壳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塞内开设有通孔,所述线缆和所述导气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连接塞的纵截面呈T字型,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覆于所述气囊内。
可选地,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与所述连接塞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塞连接的一端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连接塞上,所述环形台阶的内周面抵压所述气囊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和/或所述环形台阶的端面抵压所述气囊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线缆内还穿设有信号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信号线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分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盖体,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轴向上设置有间隙,所述容纳空间通过所述间隙、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外部大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沿轴向上开设有开口,所述信号线从所述开口伸出。
可选地,所述阻潮模块还包括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套设于所述线缆,所述固定接头将所述连接塞抵压在所述线缆上,以使所述线缆与所述连接塞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气囊内设置有干燥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格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格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6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