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36147.3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任姝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姝洁 |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 地址: | 843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防灾 建筑工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包括底板、安装架、矩形板和承载环,所述底板上表面和安装架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侧面插接有第一连接轴,位于底部的第一连接轴和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轴外表面分别套接有套筒和圆杆,所述圆杆下表面与套筒上表面插接。该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和连接架,在基座和安装架之间设置缓冲部件,可以较为方便有效的在竖直方向对矩形板和基座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可以较为方便有效的将基座因震动受到的损伤降到较小的级别,从而较为方便有效的对基座进行防护,较为有效的避免了基座受到地震能量的输入容易发生倒塌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在人们经历了一次次的灾难性地震之后,人们开始审视建筑物的不足之处,逐渐意识到了建筑物的防灾抗震效果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技术的建筑工程结构多是建筑物本体直接连接于基座上,基座直接布设于房基之上,两者之间未设置任何的减震装置和缓冲部件,当建筑物受到地震能量的输入容易发生倒塌。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482371U公开了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其通过设置有缓冲装置和缓冲垫,缓冲柱会向下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受力变形产生弹力,该弹力可以抵消部分震动,这样可以使得基座受到较小的震动,通过设置有横板、滑杆、安装架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力变形产生弹力来抵消掉地震的震动,这样可以使得基座再一次受到较小的震动;在实际使用时此结构仅能对基座受到的竖直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不能较为有效的全方位的对基座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从而不能较为有效的对建筑进行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包括底板、安装架、矩形板和承载环,所述底板上表面和安装架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侧面插接有第一连接轴,位于底部的第一连接轴和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轴外表面分别套接有套筒和圆杆,所述圆杆下表面与套筒上表面插接,所述圆杆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安装架底部内壁设置有限位固定圆轴,所述限位固定圆轴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矩形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矩形板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安装架下表面和底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安装架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表面套接有移动环和第三弹簧,所述承载环外表面和移动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侧面插接有第二连接轴,位于顶部的第二连接轴和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轴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固定圆轴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限位固定圆轴下表面均与安装架底部内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限位固定圆轴的直径,且限位孔的内径为三十毫米,且限位固定圆轴的直径为二十八毫米。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材质为铸铁,安装架外表面四组竖向棱边均做倒圆角处理,且四组倒圆处理的半径均为十一毫米。
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且安装架上表面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宽度和长度相等,且矩形槽的宽度大于矩形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圆杆和套筒的数量均为八组,且圆杆和套筒组成的结构与底板保持倾斜,且倾斜角度为六十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姝洁,未经任姝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6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表面高效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暖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