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膜管道物料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35655.X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安海谦;王鹏;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普诺安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5/00 | 分类号: | B01D6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膜 管道 物料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陶瓷膜管道物料回收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管两端的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插管,多个插管的陶瓷膜的端头处固定连接,且连接管与陶瓷膜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机构,且插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连接管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嵌设有环形固定块,环形固定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工作加速陶瓷膜管道内部的气体流动,便于将陶瓷膜内壁黏附的物料吸入至收集盒中进行收集,有效的对物料进行回收,降低物料的浪费,节约资源,陶瓷膜管道与连接管之间通过旋钮的转动挤压弧形片的移动,通过弧形片便于将连接管与陶瓷膜牢固连接,避免发生脱落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陶瓷膜管道物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膜又称无机陶瓷膜,是以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形成的非对称膜。陶瓷膜分为管式陶瓷膜和平板陶瓷膜两种,请注意,“CT膜”并非陶瓷膜的别名,该称谓实为非专业人士对陶瓷膜英文简称的一种错误表述,管式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和环保等目的。
现有的陶瓷膜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陶瓷膜管道容易黏附大量的物料,目前没有对陶瓷膜内部的物料进行回收,容易造成物料的浪费,因此需要设计陶瓷膜管道物料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陶瓷膜管道物料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陶瓷膜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陶瓷膜管道容易黏附大量的物料,目前没有对陶瓷膜内部的物料进行回收,容易造成物料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陶瓷膜管道物料回收装置,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管两端的中心处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插管,多个所述插管的陶瓷膜的端头处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管与陶瓷膜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机构,且所述插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嵌设有环形固定块,所述环形固定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透气滤芯,所述环形固定块的边侧等距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环形固定块顶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气端与透气滤芯的中心处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与插孔的连接处固定设有卡合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弧形片,所述连接管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两个所述弧形槽的内部均嵌设有弧形片,两个所述弧形槽槽底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位于同一弧形槽的两个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对应弧形片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槽槽底的中部均螺纹连接有旋钮,两个所述旋钮的一端与对应弧形片一侧的中部接触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片的一侧均贴设有橡胶块,两个所述橡胶块的一侧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两个U型柱和多个挤压弹簧,所述收集盒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的一侧均嵌设有U型柱,两个所述空腔的另一侧腔壁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挤压弹簧,位于同一空腔的多个挤压弹簧的一端与对应U型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插孔的两侧孔壁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U型柱的一端与对应卡槽嵌设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陶瓷膜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硅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气泵和电磁阀均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气泵工作加速陶瓷膜管道内部的气体流动,便于将陶瓷膜内壁黏附的物料吸入至收集盒中进行收集,有效的对物料进行回收,降低物料的浪费,节约资源;
(2)陶瓷膜管道与连接管之间通过旋钮的转动挤压弧形片的移动,通过弧形片便于将连接管与陶瓷膜牢固连接,避免发生脱落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普诺安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普诺安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5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氨分解装置的硅酸盐荧光粉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滤脱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