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白蚁地下监测防治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32387.6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3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岸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B32B27/32;B32B27/06;B32B15/04;B32B15/18;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 地址: | 3143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白蚁 地下 监测 防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白蚁地下监测防治设备,属于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上盖和底座,所述壳体上方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壳体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上方镶嵌连接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中间设置有引诱棒,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通孔A,且通孔A为多个,所述通孔A右侧开设有通孔B,且通孔B为多个。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在进行对白蚁的监测时,能够进行对白蚁的诱杀,使得工作人员观察到白蚁属于什么品种,从根本上整治,在进行安装时,壳体表面做出防护措施,壳体能够正常进行监测和防护的作用,且方便便捷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屋白蚁地下监测防治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白蚁个体虽小但危害却很大,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无不遭受其害,尤其是对房屋建筑、通讯设备和水库提坝等危害十分明显,而且后果严重。为此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来消灭白蚁,但往往是在遭受白蚁严重危害之后才想到采取措施。理想的办法应该是在白蚁造成对人们的实际危害之前能发现并加以控制,把白蚁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专利号201020193682.X的公布了一种白蚁防治装置,具体为一种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装卸盖和内胆;所述的内胆由分隔柱分隔成至少一条贯通的孔道,孔道内设置饵木,相邻的饵木内开有至少一条挖空的孔道并装入非金属珠粒体后由导线连通,构成白蚁监测传感器。上述一种白蚁监测装置,利用了白蚁对木材蛀食造成破坏的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极小,该监测装置对白蚁具有专一、稳定、可靠的检测能力,其稳定性、准确性可靠;该监测装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大量适用于有线或无线白蚁监测控制系统的使用。
上述技术的白蚁防治装置有以下缺点:1、该装置在进行对白蚁的监测时,无法进行对白蚁的诱杀,使得工作人员无法观察到白蚁属于什么品种,无法从根本上整治;2、该装置在进行安装时,壳体表面没有做出防护措施,壳体被破坏无法进行监测和防护的作用,且无法便捷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房屋白蚁地下监测防治设备,该装置在进行对白蚁的监测时,能够进行对白蚁的诱杀,使得工作人员观察到白蚁属于什么品种,从根本上整治,在进行安装时,壳体表面做出防护措施,壳体能够正常进行监测和防护的作用,且方便便捷更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房屋白蚁地下监测防治设备,包括壳体、上盖和底座,所述壳体上方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壳体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上方镶嵌连接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中间设置有引诱棒,所述壳体表面开设有通孔A,且通孔A为多个,所述通孔A右侧开设有通孔B,且通孔B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壳体表层设置为铁皮层,所述铁皮层上方设置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上方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上方设置有耐磨层。
可选的,所述上盖中间镶嵌连接有内盖,所述内盖两侧设置有卡扣。
可选的,所述内盖与圆锥体之间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防腐蚀层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引诱棒采用材料为松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房屋白蚁地下监测防治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岸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岸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2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下停车场的抗震梁柱
- 下一篇:自动弹力线套扎吻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