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2328.9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4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佘杰;张雨;吴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南玻华东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武志峰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钢化玻璃 应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用于对钢化玻璃进行冷却,其包括上风栅和下风栅,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设置有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所述钢化玻璃在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之间传送且所述钢化玻璃的下表面与所述风栅下辊道接触以及所述钢化玻璃的上表面与所述风栅上辊道接触,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的外部均套设有石棉套,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钢化玻璃的边缘吹热风的热气管。本实用新型使用石棉套代替石棉绳,减少玻璃因为辊道散失的热量,同时玻璃在冷却时,使用热气管吹出的热风降低玻璃边缘冷却快的问题。从而保证整块玻璃的冷却均匀性,降低半钢化玻璃应力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的应力斑是钢化玻璃的独有特性,不能完全消除,只能减轻(降低)。减轻钢化玻璃应力斑的主要通过加热的均匀性和冷却的均匀性来实现。现有技术中钢化炉风栅只有下辊道,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在生产钢化玻璃时,很难保证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冷却的均匀性,不能达到更好的降低应力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降低钢化玻璃应力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用于对钢化玻璃进行冷却,其中,包括上风栅和下风栅,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设置有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所述钢化玻璃在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之间传送且所述钢化玻璃的下表面与所述风栅下辊道接触以及所述钢化玻璃的上表面与所述风栅上辊道接触,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的外部均套设有石棉套,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钢化玻璃的边缘吹热风的热气管。
进一步,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均间隔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的数量相同且正对设置。
进一步,相邻所述风栅下辊道的间距为100mm-120mm。
进一步,所述热气管包括位于上部且用于对钢化玻璃上边缘吹热风的上热气管和位于下部且用于对钢化玻璃下边缘吹热风的下热气管。
进一步,所述上热气管从上往下倾斜设置,所述下热气管从下往上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上热气管和下热气管均间隔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上热气管和下热气管的数量相同且正对设置。
进一步,相邻所述上热气管的间距为100mm-120mm。
进一步,所述上热气管和下热气管的直径均为3mm-8mm。
进一步,所述上热气管与所述风栅上辊道交叉设置。
进一步,所述石棉套为芳纶材质石棉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用于对钢化玻璃进行冷却,其包括上风栅和下风栅,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设置有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所述钢化玻璃在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之间传送且所述钢化玻璃的下表面与所述风栅下辊道接触以及所述钢化玻璃的上表面与所述风栅上辊道接触,所述风栅上辊道和风栅下辊道的外部均套设有石棉套,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钢化玻璃的边缘吹热风的热气管。本实用新型使用石棉套代替石棉绳,减少玻璃因为辊道散失的热量,同时玻璃在冷却时,使用热气管吹出的热风降低玻璃边缘冷却快的问题。从而保证整块玻璃的冷却均匀性,降低半钢化玻璃应力斑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南玻华东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南玻华东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2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双液注浆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雷器生产中玻璃丝带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