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高压包和静电净化模块的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31131.3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巍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瀚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66 | 分类号: | B03C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樊喜峰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高压包 静电 净化 模块 一体化 结构 | ||
一种含有高压包和静电净化模块的一体化结构,AC220V导线(1)电性连接于AC/DC电源(2),AC/DC电源(2)的后路设置有弹片触点开关(3),弹片触点开关(3)的后路设置有一体化模块(4);其中,220V交流电经由AC220V导线(1)流入AC/DC电源(2),经过AC/DC电源(2)转换成直流±12V电流,经由弹片触点开关(3)输入高压包+静电净化的一体化模块(4)。本实用新型对“静电吸附”原理类净化器的电路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构简单,功能易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含有高压包和静电净化模块的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室内空气存在污染物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室内空气流动不强的情况下(尤其是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期间),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细颗粒及甲醛等化学性气体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更为严重。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商用和家用,皆有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商用空气净化器普遍与商用建筑(写字楼、办公楼、酒店等)中央空调系统对接,将独立净化段加装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利用不同技术原理对空气进行消毒和净化。
商用净化器的技术原理种类也有很多种,其中以“静电吸附”技术占大多数。静电吸附技术由电离区和集尘区构成。空气先经过放电极,周放电极围的空气被电离形成电离区(或电晕区),使通过的颗粒物带上电荷,带电颗粒物运动到后面的平行电场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极性极板运动,在库仑力的作用下,颗粒物会被高压电荷瞬间释放的能量捕集吸附在集尘板上,进而达到除尘净化的作用;此外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高压电场中,其细胞壁将会瞬间被击破,从而起到杀灭细菌、病毒的作用。
“静电吸附”原理商用净化器的电路一般是由AC/DC电源、高压包、和静电吸附模块三个重要元件组成,绝大多数情况下AC/DC电源和高压包由导线连接,高压包和静电吸附模块之间由弹片触点开关连接,具体可参考示意图1。
这种方式虽被市场普遍采用,但由于高压包输出的负高压(-10kV~-6kV) 是通过弹片触点开关流入静电模块,使弹片触点开关的负载非常高,在许多应用案例中,都有被烧毁的现象发生,这于净化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现场消防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和隐患。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我们创新性的提出一种含有高压包和静电净化模块的一体化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含有高压包和静电净化模块的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有高压包和静电净化模块的一体化结构,包括有AC220V导线1、 AC/DC电源2、弹片触点开关3和一体化模块4;AC220V导线1电性连接于 AC/DC电源2,AC/DC电源2的后路设置有弹片触点开关3,弹片触点开关3 的后路设置有一体化模块4;其中,220V交流电经由AC220V导线1流入AC/DC 电源2,经过AC/DC电源2转换成直流±12V电流,经由弹片触点开关3输入高压包+静电净化的一体化模块4。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化的:AC/DC电源2中设置有AC/DC电源电路。
优化的:一体化模块4中设置有MCU处理器电路、电场接口电路、保护电路和灯板按键电路。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优点1:对“静电吸附”原理类净化器的电路组成进行了优化;结构简单,功能易行。
优点2:弹片触点开关3的负载仅为直流±12V,照比上述多数情况下弹片触点开关的负载为-10kV~-6kV的情况,有效避免了由于负载过大而导致烧毁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净化器故障率,延长了净化器的使用寿命,保障了使用现场的消防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瀚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瀚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31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