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式影像感测器以及导光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9808.X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5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杰;林时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H04N1/0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影像 感测器 以及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模组,包括二端面、轴线以及中央部。轴线与二个端面的至少一者呈正交,中央部介于二个端面之间,且中央部之内配置光学阵列,光学阵列位于线性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路径中,且光学阵列与轴线之间具有不为零的特定角度。其中,线性光源配置于二个端面的一者,且光束通过光学阵列之后,光束沿轴线的径向输出均匀强度的感测光。本实用新型更包括一种接触式影像感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接触式影像感测器以及导光模组,尤指非在表面上配置光学阵列,且可达成沿径向均匀出光的一种接触式影像感测器以及导光模组。
背景技术
普遍地来说,接触式影像感测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可以是属于线性影像感测器的一种,所述接触式影像感测器用以将平面的具图像或者文字等文件扫描成特定的电子格式,以便于之后进行储存、显示或传输等用途。接触式影像感测器主要的应用范围可包括有桌上型扫描器、便携型扫描器、传真机以及多功能事务机等。
所述接触式影像感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光源所产生的光线照射到等待被扫描的文件上,且所述光线借由文件将其反射之后,通过透镜将被反射的光线汇聚在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可包括: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等。继而,感光元件可将光线中的光信号转变为具特殊电性的电信号,进而可产生模拟格式或数字格式的像素(pixel)资料。在所述扫描的过程中,感光元件可以检测文件上各区域被反射回来所具有不同强度的光,例如较暗区域的反射光的光强度较弱、较亮区域的反射光的光强度较强。感光元件将所有反射光转换为模拟或数字的电信号,此电信号会与光的强度成正相关。最后,再将电信号重现为影像以进行显示。
然而,现有技术对文件投射光线很容易有如前述具有亮暗不均的情况,一般的解决方式大多是针对导光体的表面使用墨水进行图案印制,或以固定式且不具可调整性的模具制作出于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透镜。其中,使用墨水进行图案印制的方式,常常会因为墨水的用量或存量多寡、以及印制的操作手法,而使得印制出的多个图案之间存在有很大的尺寸公差,进而造成光学效果不均匀。又或,以固定式模具制作出于表面具有微结构的透镜,其关键在于制作的模具的品质良莠。且进一步而言,由于模具是不具可调整性的一次性成型组件,故若需要针对不同情境调整接触式影像感测器时,则需要另外制作或另外使用不同的模具,以达成制作出于表面具有不同型态的微结构的透镜。然而,制作或使用多个模具非常耗费成本,且替换模具亦造成使用上相当多的不方便。
为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接触式影像感测器以及导光模组,特别是解决现有技术的容易有图案尺寸公差大、成本耗费高以及使用不方便等的技术问题,乃为本案发明人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模组,可以避免现有技术的容易有图案尺寸公差大、成本耗费高以及使用不方便等的技术问题,达到准确、低成本且使用方便的目的。
为了达到前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导光模组应用于线性光源,所述导光模组包括:二个端面、轴线以及中央部。其中,轴线与二个端面的至少一者呈正交,中央部介于二个端面之间,中央部的内配置光学阵列,光学阵列位于线性光源输出的光束的光路径中,且光学阵列与轴线之间具有不为零的特定角度。其中,线性光源配置于二个端面的一者,且光束通过光学阵列之后,光束沿轴线的径向输出均匀强度的感测光。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导光模组中,光学阵列包括至少一点状槽、至少一线形槽、至少一圆形槽、至少一椭圆形槽以及至少一多边形槽的至少一者及其组合。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导光模组中,特定角度为大于0度至10度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导光模组中,部分中央部的表面形成倾斜面,进而输出均匀强度的感测光。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导光模组中,二个端面、中央部以及光学阵列是一体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98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装配调试专用扳手
- 下一篇:一种具有便于拆装功能的温湿度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