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材料熟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9125.4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6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寒寒;张晓伟;陈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华申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7/00;B29B7/16;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 地址: | 314213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汽车 内饰用 聚氨酯 材料 熟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材料熟化装置,属于聚氨酯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混合室和熟化室,所述混合室上方贯穿连接注料口。使用时,先通过注料口把原料注入混合室内部,接着打开电源让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来加速原料混合反应,当原料混合结合后,打开控制阀,让原料通过出料管进入到熟化室内部,加热层对混合物进行熟化,在输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吸风机通过吸风口把废气吸到吸风管上,吸风管再把废气输送到收集箱内部,然后拉住拉环带动密封盖离开出风口,接着对收集箱内部的废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材料熟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聚氨酯熟化,一般通过将聚氨酯直接静置,但此类熟化方式效率较低;另外一种,是通过输送线将聚氨酯通过加热装置,但此类熟化方式,由于输送线加热段较短,其必须放缓输送线速度,其熟化效率仍有待提高;输送线加热段较长的装置,由于其占地较大,无法良好的推广使用。
专利号CN201821910356.9的公布了一种高效聚氨酯熟化装置,具体涉及聚氨酯加工生产领域,包括输送线和加热罩,所述加热罩横截面呈倒凹型,所述加热罩跨立在所述输送线的两侧,所述加热罩内设有红外线辐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罩俯视呈U型结构,所述输送线包括输送线进入段、输送线加热段和输送线送出段,所述输送线加热段呈U型并贯穿所述加热罩;所述输送线进入段与所述输送线加热段一端相接,所述输送线送出段与所述输送线加热段另一端相接。本实用新型不仅熟化效率高,且占地空间小。
上述技术的高效聚氨酯熟化装置有以下缺点:1、该装置不能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2、该装置不能对熟化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材料熟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材料熟化装置,使用时,先通过注料口把原料注入混合室内部,接着打开电源让电机工作,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由若干个不同大小的搅拌杆组成),搅拌杆转动来加速原料混合反应,这样的好处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来使得原料可充分混合反应,提高工作效率,当原料混合结合后,打开控制阀,让原料通过出料管进入到熟化室内部,接着打开电源让加热层和吸风机工作,加热层(内部由若干个加热管组成)对混合物进行熟化,在输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吸风机通过吸风口把废气吸到吸风管上,吸风管再把废气输送到收集箱内部,然后拉住拉环带动密封盖离开出风口,接着对收集箱内部的废气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这样的好处是通过吸风机可及时把产生的废气收集到一起,防止废气流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汽车内饰用聚氨酯材料熟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混合室和熟化室,所述混合室上方贯穿连接注料口,所述混合室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壁贯穿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搅拌杆,所述混合室底部贯穿连接出料管,所述熟化室内侧壁安装有加热层,所述熟化室一侧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底部贯穿连接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一侧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吸风管一端固定连接吸风口,所述熟化室底部贯穿连接排料管。
可选的,所述出料管外侧壁贯穿连接控制阀,所述排料管一侧安装有盖子。
可选的,所述收集箱外侧壁安装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外侧壁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外侧壁固定连接拉环。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轴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机和吸风机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华申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华申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9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锈涂料的高精度涂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植物栽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