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润滑装置的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8266.4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丰精密智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装置 汽车 保险杠 配件 级进模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润滑装置的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其包括用于固定上成型模具的上模固定板和用于固定下成型模具的下模固定架,所述下模固定架的其中一端为进料端;所述下模固定架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体,所述安装槽体内转动设置有可与待加工工件下表面接触的润滑辊;所述安装槽体上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容置槽体,所述容置槽体内嵌固有可与待加工工件上表面接触的润滑件;所述容置槽体和安装槽体均位于进料端;所述容置槽体和安装槽体内均设置有润滑液;所述所述容置槽体外侧壁贯穿设置有与容置槽体内相通的注油孔;所述润滑件可吸吮润滑液。本申请具有通过对待加工工件润滑间接对模具进行润滑的效果,可减小模具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润滑装置的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
背景技术
级进模包含有多个加工工位,全部的加工工位按照工件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依次设置。冲床一次冲压行程即可完成不同的加工工序,生产效率较高。
现有公告号为CN2092722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其包括上模固定板和下模固定架。上模固定板沿工件进给方向依次固定有用于不同加工工序的不同上成型模具,下模固定架位于每个上成型模具对应位置固定有下成型模具。下模固定架的一端为出料口,下模固定架另一端为进料传送口。加工时,待加工的钢板通过送料机构由进料传送口依次通过不同的上、下成型模具,以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完成加工的成品工件由出料口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级进模工作时,上、下成型模具需要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和降温,以减小模具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从而保证加工精度。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向上、下成型模具喷射润滑油,操作比较麻烦,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对加工过程中模具添加润滑油操作比较麻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润滑装置的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润滑装置的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润滑装置的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包括用于固定上成型模具的上模固定板和用于固定下成型模具的下模固定架,所述下模固定架的其中一端为进料端;所述下模固定架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体,所述安装槽体内转动设置有可与待加工工件下表面接触的润滑辊;所述安装槽体上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容置槽体,所述容置槽体内嵌固有可与待加工工件上表面接触的润滑件;所述容置槽体和安装槽体均位于进料端;所述容置槽体和安装槽体内均设置有润滑液;所述所述容置槽体外侧壁贯穿设置有与容置槽体内相通的注油孔;所述润滑件可吸吮润滑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工件进给过程中,润滑辊与待加工工件下表面接触,从而将润滑液涂抹于待加工工件下表面;润滑件于待加工工件上表面接触,从而将润滑液涂抹于代加工工件上表面;待加工工件移动至上模固定板于下模固定架之间后,上成型模具与下成型模具配合加工时,沾附在待加工工件上表面的润滑液可沾附与上成型模具并对上成型模具润滑和降温;沾附在待加工工件下表面的润滑液可沾附于下成型模具并对下成型模具润滑和降温,从而实现对模具的润滑,以减小模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模具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操作人员可通过注油孔向容置槽体内加注润滑液,操作比较方便。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体与下模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容置槽体与安装槽体沿上下方向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工件位于润滑件和润滑辊之间,润滑件可根据待加工工件厚度随容置槽体自动上移或下移,从而始终保持润滑件于待加工工件上表面接触、润滑辊与待加工工件下表面接触;提高了对不同厚度待加工工件的适用性。
可选的,所述容置槽体与安装槽体之间设置有可驱动容置槽体向安装槽体方向靠近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增大了容置槽体与安装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润滑件于待加工工件上表面接触、润滑辊与待加工工件下表面接触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丰精密智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永丰精密智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8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胶效果好的数字印刷用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模具用减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