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7113.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7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冬珍;丁亚辉;胡欣怡;金央娇;许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台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刘超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远端 静脉 回流 | ||
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包括回流垫本体,回流垫本体下端为平面底座,上端为支撑斜面,支撑斜面上设有贯穿支撑斜面两端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手臂。优点在于,回流垫本体下端平面能够平稳的放置在平面支撑物上,回流垫本体上方的支撑斜面能够用于放置手臂,使手臂呈一定倾角放置,促进远端静脉回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子,尤其涉及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
背景技术
当进行桡动脉穿刺后,会影响静脉回流,从而导致手背肿胀,因此,桡动脉穿刺后如果将手臂略微抬高能够有效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手背肿胀。
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用于改善桡动脉穿刺后手背肿胀的专用医疗器械,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会将一些质地较为柔软的物品叠放在手臂下方,将手臂略微抬起,这种方式不确定性较高,且无法准确控制手臂抬起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特制作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能够有效改善桡动脉穿刺后手背肿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包括回流垫本体,回流垫本体下端为平面底座,上端为支撑斜面,支撑斜面上设有贯穿支撑斜面两端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放置手臂。
进一步地,支撑斜面包括上臂支撑斜面和前臂支撑斜面,上臂支撑斜面和前臂支撑斜面呈一体结构,上臂支撑斜面的前端衔接前臂支撑斜面的末端。
进一步地,上臂支撑斜面与平面底座之间的倾斜夹角为10-20度。
进一步地,前臂支撑斜面与平面底座之间的倾斜夹角为20-30度。
进一步地,回流垫本体表面包裹有隔水保护罩。
进一步地,隔水保护罩与支撑斜面之间设有海绵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回流垫本体下端平面能够平稳的放置在平面支撑物上,回流垫本体上方的支撑斜面能够用于放置手臂,使手臂呈一定倾角放置,促进远端静脉回流。
2.回流垫本体设置两两种倾角不同的支撑斜面,远端静脉处倾角较大,近端静脉处倾角较小,使得静脉回流更加平滑。
3.支撑斜面和隔水保护罩之间还设置了海绵填充物,使手臂放置在弧形凹槽内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垫,包括回流垫本体1,回流垫本体下端为平面底座,上端为支撑斜面,支撑斜面上设有贯穿支撑斜面两端的弧形凹槽4,弧形凹槽用于放置手臂,弧形凹槽能够对手臂相对限位,支撑斜面包括上臂支撑斜面3和前臂支撑斜面2,上臂支撑斜面和前臂支撑斜面呈一体结构,上臂支撑斜面的前端衔接前臂支撑斜面的末端。上臂支撑斜面与平面底座之间的倾斜夹角为10-20度。前臂支撑斜面与平面底座之间的倾斜夹角为20-30度。通常情况下,前臂支撑斜面的倾斜角度会略大于上臂支撑斜面的倾斜角度,使得远端的静脉回流速度较快,近端的静脉回流速度趋于平缓,整体静脉回流速度较为缓和,回流垫本体表面包裹有隔水保护罩5,隔水保护罩便于清洗,能够避免其内部的海绵填充层浸水,隔水保护罩与支撑斜面之间设有海绵填充层6,海绵填充层较为柔软,手臂放置在弧形凹槽内更加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台县人民医院,未经天台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7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医妇科用中药理疗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