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4628.2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2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1/00;A01G9/02;E02D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曹洋苛 |
| 地址: | 6102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公园 步道 交叉口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上部平面覆盖层和下部底盘框架,所述底盘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沿游步道交叉口形状拼接组成,平面覆盖层卡接在底盘框架上端凹槽内,底盘框架三角底端设置爪型支撑构件。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植被、土壤被踩踏的问题,采用上下双层结构,为植被提供生长的空间,底层框架下端使用爪型支撑构件,使底盘框架更稳定,避免踩踏过程中下陷,缓解土壤硬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涉及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游步道是融入自然景观的道路,规定了游人行进的路线,向游人传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与理念,使景点景观有序串联起来,增强游人对景区景点的体验。游步道自身亦通过不同形式、形状、铺装和材质等形成景观融入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功能和辅助功能。游步道与主道路、次道路及其他游步道的交叉口或者接驳处多易被忽视。
目前,一般道路在设计时,会考虑人的行为习惯,设计转弯半径,以适应人在转弯时行走弧形的习惯,但游步道是引导游人深入景点的道路,在丛林、水边、花间、草地等处均有铺设,交叉口对游人行走习惯的考虑减少,常常出现游步道交叉口植被、土壤踩踏破坏严重的现象,甚至增加了游人游览随意性的几率,加重了旅游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影响到游人视觉审美及其对旅游的综合评价。这种现象在城市公园中,因客流量大、步道使用率高、修复时间短等因素,植被、土壤等破坏情况更为明显。
针对这些情况的出现,现有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措施。如在道路交叉口增添硬质铺装、假草坪等,虽缓解了植被的踩踏或掩盖了裸露的土壤,但影响景观效果展现,降低景观品质,且并未从本质上解决植被、土壤等的踩踏问题,植被、土壤的自我修复问题并未得以缓解。另外,也出现了关于景观步道交叉口美化装置,由一体架、装饰层、固定钮和支撑构件共四部分组成,一体架由模制塑料制成,分为上下两层,是整个装置的主体部分,装饰层为架设在一体架上层的条形板,通过固定钮装卸,此装置整体呈漏空双层结构,可以为交叉口处的植被撑起一片生长的空间,也具有装饰、提醒作用。此装置的出现虽然能够缓解植被的踩踏问题,但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如支撑构件底端为楔形结构,插入土壤部分,在游客踩踏密集的情况下,下陷问题突出,一方面影响植被、土壤的修复,另一方面则可能引发旅游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结合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的特点,综合考虑人体工程学、美学、环境学等理论对交叉口生态修复、美化装置进行优化设计,达到提醒标识、引导游览的作用,减少游人对植被、土壤的踩踏破坏,改善植被、土壤的生存环境,能快速的进入修复、恢复状态。同时在确保以上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达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公园游步道交叉口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上部平面覆盖层和下部底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呈三角形结构,沿游步道交叉口形状拼接组成,平面覆盖层卡接在底盘框架上端凹槽内,底盘框架三角底端设置爪型支撑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框架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结构为中空三角架构,上层结构相对两长边为凹凸不平的平面形成的固定卡槽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固定卡槽凹状面距地面3-5cm。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框架短边通过第一拼接卡槽和第二拼接卡槽组成,第一拼接卡槽从框架上端向外平面延伸后垂直布置,形成凸状矩形结构,第二拼接卡槽向框架内收缩,形成凹型卡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平面覆盖层为间隔设置的矩形条状结构,每条矩形结构间隔5-10cm,所述矩形条状结构两端向下弯折卡接在固定卡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爪型支撑构件设置在底盘框架三角下端,爪型支撑构件中心向地下凹陷形成支撑架凹槽,底盘框架支撑架插入爪型支撑构件中心使爪型支撑构件整体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4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