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移印机内的硅胶头移印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4430.4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7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初;刘涛;王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缪太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移印机内 硅胶 头移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内的硅胶头移印结构,包括机台主体接收控制台指令接收上料来料,机台主体上方一侧的移载气缸开始工作,进而驱动与移载气缸连接的移载机械臂,移载机械臂底部连接的硅胶点胶头通过移载机械臂连接的移载轨道位移,且与硅胶点胶头下方设置的带有胶料的底基板接触进行上胶;待底基板上的胶料转移到硅胶点胶头上后,移载气缸驱动移载机械臂将硅胶点胶头与机台主体下料轨道上的产品接触,使胶料印在产品表面;移印完成的产品通过机台主体上的下料机械手移送至下料位进行下料。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摄像头模组等精密模组不能实行精确化规格化点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内的硅胶头移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摄像头镜头加工模组中,通常会使用到点胶机对镜头模组进行上胶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到的是直刷式点胶机,采用刷胶头直接接触镜头模组进行刷胶。但由于镜头模组结构精密小巧,若对胶厚度宽度掌握不好,则容易产生溢出或少胶的问题,且不易把控规格化的剂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移印式的印胶方式,使每次印胶厚度及宽度规格化统一化,既可精确对点胶区域进行点胶,还可保证每次点胶厚度宽度一致,且能定制点胶形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精确化规格化点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内的硅胶头移印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摄像头模组等精密模组不能实行精确化规格化点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移印机内的硅胶头移印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机台主体接收控制台指令接收上料来料,机台主体上方一侧的移载气缸开始工作,进而驱动与移载气缸连接的移载机械臂;
移载机械臂底部连接的硅胶点胶头通过移载机械臂连接的移载轨道位移,且与硅胶点胶头下方设置的带有胶料的底基板接触进行上胶;
待底基板上的胶料转移到硅胶点胶头上后,移载气缸驱动移载机械臂将硅胶点胶头与机台主体下料轨道上的产品接触,使胶料印在产品表面;
移印完成的产品通过机台主体上的下料机械手移送至下料位进行下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设置硅胶点胶头与下方的底基板接触次数完成后对底基板进行补充胶料,底基板一侧的上胶位可对底基板进行胶料的补充。
全自动移印机内的硅胶头移印结构包括机台主体和设置于机台主体一侧上方的移载轨道,移载轨道一侧设有移载气缸,移载气缸一侧连接有移载机械臂,移载机械臂下方设有硅胶点胶头,且硅胶点胶头下方对应设有底基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台主体上设有上胶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基板为硅胶基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硅胶点胶头与底基板于机台主体上设置数量至少为两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胶位为底部连通有胶盒的上胶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基板为可拆卸更换式基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台主体一侧设有连接有下料机械手的下料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胶位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移印式的印胶方式,使每次印胶厚度及宽度规格化统一化,既可精确对点胶区域进行点胶,还可保证每次点胶厚度宽度一致,且能定制点胶形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精确化规格化点胶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4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用弹性滚针轴承
- 下一篇:倒边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