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内部抱闸线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1730.7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戴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内部 抱闸线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内部抱闸线连接器,包括压线盖、压接端子以及外壳,其中:压线盖包括第一压线盖和第二压线盖,第一压线盖和第二压线盖均卡接在所述外壳上;压线盖上设置有闸线接入孔,抱闸线自闸线接入孔伸入至压线盖内部;压接端子包括连通的第一压接端和第二压接端,第一压接端自第一压线盖的底部伸入,与第一压线盖内的闸线接触;第二压接端自第二压线盖的底部伸入,与第二压线盖内的闸线接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市场上小功率带抱闸伺服电机内部抱闸线没有连接方案的问题,为1KW以下的小功率带抱闸伺服电机内部抱闸线的连接提供了可靠的连接方案,解决原有线对线焊接工艺的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下的问题,且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内部抱闸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带抱闸伺服电机外部普通使用4+2混合型连接器,帮两芯的端子集成在电源端,无法与抱闸线连接,只能在连接器上预焊两根线穿过抱闸再与抱闸上两根线进行线对线的焊接,焊接完成后需要套热缩套管或缠绝缘胶带处理绝缘问题,然后塞入抱闸端盖上预留的小孔内,因带着电机进行线对线的焊接操作空间有限,焊接效率低,空易产生虚焊,焊接后的套垫缩管或缠胶带绝缘的处理方式由于两根线贴在一起,由于塞入的空间小,存在垫缩管与绝缘胶带破裂品质隐患。因为内部预留的空间只有5x5x9mm的大小,目前市场上没有类似小外型的2芯连接器,需要开发一款小型的连接器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内部抱闸线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内部抱闸线连接器,包括压线盖、压接端子以及外壳,其中:
压线盖包括第一压线盖和第二压线盖,第一压线盖和第二压线盖均卡接在所述外壳上;
压线盖上设置有闸线接入孔,抱闸线自闸线接入孔伸入至压线盖内部;
压接端子包括连通的第一压接端和第二压接端,第一压接端自第一压线盖的底部伸入,与第一压线盖内的闸线接触;第二压接端自第二压线盖的底部伸入,与第二压线盖内的闸线接触。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左右两侧的竖向限位板,所述竖向限位板上设置有扣点槽。
优选地,所述压线盖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竖向限位板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设置有能够卡入所述扣点槽的扣点。
优选地,所述竖向限位板顶部和所述扣点的底面均设置有引导面。
优选地,压线盖左右两侧的限位槽之间的距离和底板左右两侧的竖向限位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地,所述压接端子的第一压接端和第二压接端通过连接条连通。
优选地,第一压接端、连接条以及第二压接端一体化设置。
优选地,第一压线盖和第二压线盖的相向的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开槽,所述连接条依次穿过第一压线盖的开槽和第二压线盖的开槽。
优选地,第一压接端和第二压接端为三叉结构件。
优选地,第一压线盖和第二压线盖卡接在所述外壳后的整体尺寸小于5*5*9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且装卸方便。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市场上小功率带抱闸伺服电机内部抱闸线没有连接方案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为1KW以下的小功率带抱闸伺服电机内部抱闸线的连接提供了可靠的连接方案,解决原有线对线焊接工艺的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下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1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挡停机构及自动输送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