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运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1016.8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3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强;何丽萍;邱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B65G23/04;B65G1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建军 |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运输装置,包括传送带、内杆、外杆、固定杆和调节按钮,所述传送带内部设有滚轴,且滚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边板,所述边板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连接有承重杆,且承重杆的下方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内侧开设有定位槽,且内杆的下方四周设有外杆,所述固定杆的上方连接有调节按钮,且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外杆的内侧与固定杆连接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贯穿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靠近调节按钮端开设有斜槽。该水稻运输装置搬运效率高,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适应多种地形,解决了水稻搬运成本过高,人工搬运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自古便有民以食为天,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加之我国人口较为庞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水稻也在不断地扩大生产,产量日益增长,水稻的运输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市面上虽然有一些水稻运输装置,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搬运效率低下,装置结构复杂,机器容易发生故障,不能适应田间地形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搬运效率低下,装置结构复杂,机器容易发生故障,不能适应田间地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运输装置,包括传送带、内杆、外杆、固定杆和调节按钮,所述传送带内部设有滚轴,且滚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边板,所述边板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连接有承重杆,且承重杆的下方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内侧开设有定位槽,且内杆的下方四周设有外杆,所述外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且外杆的内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方连接有调节按钮,且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外杆的内侧与固定杆连接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贯穿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靠近调节按钮端开设有斜槽。
优选的,所述承重杆的左右两侧内嵌于限位孔内,且承重杆垂直连接于两内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纵截面呈三角形,且活动杆与定位槽卡合。
优选的,所述所述内杆与外杆构成伸缩结构,且内杆与外杆之间通过活动杆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按钮包括按压盖、第一弹簧、按压杆和第二弹簧,按压盖下方连接有第一弹簧,按压盖左右两侧连接有按压杆,第二弹簧位于按压杆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按压盖与按压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按压盖与按压杆的横截面呈“U”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稻运输装置搬运效率高,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适应多种地形,解决了水稻搬运成本过高,人工搬运效率低的问题;
1、通过内杆与外杆构成的伸缩结构,可以调节该装置前侧或者后侧的高度,使得该装置底部不处于同一平面,可以达到适应不同田间地形的作用,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通过限位孔与承重杆构成的滑动结构,在调节内杆时,边板便会上下摆动,边板的水平长度发生变化,承重杆便会在限位孔内滑动,从而保证外杆不会前后位移,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3、通过按压调节按钮,按压杆会将活动杆向内挤压,便可调节内杆,调整到合适位置时,第一弹簧将按压盖向上顶起,第二弹簧将活动杆推至定位槽内,防止内杆下降,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1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