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炕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20676.4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3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江;李峰;周红波;沈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F24D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炕板 | ||
1.一种电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叠层设置的反射结构层、保温结构层、发热体和导热结构层,以及,所述导热结构层与所述发热体之间还具有叠层设置的屏蔽结构层,所述屏蔽结构层与所述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屏蔽结构层能够吸收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导热结构层之间产生的分布式电容性感应电流,并防止在所述导热结构层的表面发生电容感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层与所述发热体相贴合,并且所述屏蔽结构层与所述发热体的零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层包括铝箔、铜箔、导电碳纳米管膜、导电石墨烯膜、导电石墨膜、导电碳纤维布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铝箔、铜箔、导电碳纳米管膜、导电石墨烯膜、导电石墨膜、导电碳纤维布中的两者以上沿厚度方向依次叠层设置或者沿平面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层与发热体的面积之比为0.3:1~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层的厚度为0.007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层与屏蔽结构层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结构层,所述隔离结构层分别与屏蔽结构层、导热结构层固定贴合,其中,所述隔离结构层包括聚乙烯板、聚丙烯板、聚酯板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聚乙烯板、聚丙烯板、聚酯板中两者以上沿厚度方向依次叠层设置或者沿平面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结构层的厚度为0.1mm~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层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绝缘结构层,所述绝缘结构层至少用于隔离所述导热结构层表面产生的感应静电,其中,所述绝缘结构层包括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橡胶膜或硅橡胶膜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以上的组合,所述绝缘结构层的厚度为0.01mm~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层包括硬质镀锌钢板,所述发热体包括电热膜、碳纤维发热线、金属发热线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以上的组合,所述反射结构层包括具有金属镀层的反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层包括发泡聚氨酯保温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层围合形成一具有开口的封装结构,所述反射结构层、保温结构层、发热体、屏蔽结构层叠层设置在所述封装结构内,至少所述反射结构层表面的局部区域自所述封装结构的开口处露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06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尘实验室的空气净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物化学反应的提纯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