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照度的反光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20163.3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0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7/05;F21V14/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孙威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善 建筑 室内 自然 采光 照度 光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照度的反光板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反光板,底座上设置有驱动多个反光板进行转动的转动调节装置,转动调节装置侧方设置有伸缩收叠机构,伸缩收叠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多个调节组件、多个一号连接杆及多个二号连接杆,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收叠调节凹槽,多个调节组件设置在收叠调节凹槽的内侧壁中,固定支架的上端部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上端转动轴体,上端转动轴体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驱动杆体及四号连接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光照角度对反光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同时具有收叠功能,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采光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照度的反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自然采光是利用日光照明获得的室内照明的效果。其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采光窗的面积和形状、窗外遮挡物、窗玻璃的颜色和清洁程度、室内设备色调的反射程度等。在人们的生活中通常采用反光板来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照度,现有的反光板结构多为固定结构,不能够根据光照角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且反光板的占地面积大,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现提出一种用于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照度的反光板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照度的反光板结构,以达到上述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照度的反光板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反光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多个反光板进行转动的转动调节装置,所述转动调节装置侧方设置有伸缩收叠机构,所述伸缩收叠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多个调节组件、多个一号连接杆及多个二号连接杆,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收叠调节凹槽,多个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收叠调节凹槽的内侧壁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上端部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上端转动轴体,所述上端转动轴体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驱动杆体及四号连接杆,多个所述一号连接杆和多个所述二号连接杆首尾转动连接,且多个一号连接杆及二号连接杆均与多个调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位于固定支架上端部的一个一号连接杆及二号连接杆的端部分别与驱动杆体端部及四号连接杆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收叠调节凹槽下端部内侧壁中设置有与之滑动连接的下端滑动轴体,所述下端滑动轴体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两个五号连接杆,所述位于最下方的一个一号连接杆及二号连接杆端部均与五号连接杆的一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多个反光板均设置在多个调节组件的一端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转动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调节杆,所述转动调节杆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三号连接杆连接,所述三号连接杆的两端部分别与固定支架及转动调节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调节杆的上端部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驱动把手,所述转动驱动把手与上端转动轴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调节杆上设置有转动调节凹槽,所述多个调节组件的一端部均设置在转动调节凹槽的内侧壁中。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底板,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转动底板的上端面上。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杆体的上端部侧壁上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收叠驱动把手。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收叠驱动把手及转动驱动把手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转动调节装置及伸缩收叠机构,在实际实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光照的实际角度对多个反光板的反光角度进行调节,使室内的光照度能更好,同时当整个装置用完之后,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装置及伸缩收叠机构相互配合使多个反光板能够转动至水平状态然后进行收叠,使多个反光板能够收叠在固定支架的上方,达到节约空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20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金属制品冲床
- 下一篇:一种环境保护监测设备保护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