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焊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19823.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8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波;秦薇;岳武;李望云;黄家强;蔡苗;杨道国;张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白洪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焊点 力学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焊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第二试样夹持机构的一端与框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第一试样夹持机构的正下方,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试样夹持机构可拆卸连接,并位于第二试样夹持机构的底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并位于第二齿轮的左侧,第二齿轮与电机可拆卸连接,并位于电机的顶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旋转,进而带动微分筒的旋转,通过控制微分筒的旋转量,使得千分尺测微螺杆拉伸所述连接杆,使得第二试样夹持机构被拉伸,然后使得试样被拉伸,从而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该装置能有效减少电机受到的扭矩,结构简单、稳定,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焊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封装器件在服役过程中会遭受温度和功率循环,在焊点的内部会产生热应力,应力的反复变化和时间的延续会造成焊点的疲劳、蠕变损伤,进一步导致焊点失效,因此,研究微焊点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对电子封装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改进焊点的形貌尺寸及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焊点的力学性能研究,包括剪切、拉伸性能等,进而分析焊点的蠕变、疲劳寿命,基于实验方法的测定焊点的蠕变、疲劳寿命具有直观、可靠性高、可信度高的特点,通过对焊点施加持续或循环的载荷,观察焊点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过程中测出裂纹从开裂到失稳扩展的实际时间来得到最终失效寿命,传统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如万能试验机,不能对微小焊点进行测试,微小焊点的力学性能与大块体钎料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大块体钎料测得的力学性能参数不再适应于微小焊点,目前针对微小焊点的力学性能测试多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但其价格昂贵,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焊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微焊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结构复杂和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微焊点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框体、支撑架、第一试样夹持机构、第二试样夹持机构、连接杆、挡板、第一套筒、千分尺、千分尺夹持机构、千分尺固定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电机和光轴,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框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第一试样夹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框体的上方,所述第二试样夹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试样夹持机构的正下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试样夹持机构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试样夹持机构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套筒,并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千分尺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挡板的下方;
所述千分尺的底部与所述千分尺夹持机构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千分尺夹持机构的内部,所述千分尺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并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电机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电机的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框体的内底壁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下方,所述光轴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顶壁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千分尺的左侧,所述光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底壁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左侧,所述千分尺固定器的一端与所述光轴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千分尺的左侧,所述千分尺固定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千分尺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左侧。
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试样夹持机构可拆卸链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试样夹持机构的顶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均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顶部可拆卸连接,并均位于所述第二试样夹持机构的侧面。
其中,所述第一试样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凸台、第一卡爪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所述第一卡爪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卡爪可拆卸,并位于所述第一卡爪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卡爪具有第一夹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9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伴有舒缓声音的药粉释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便于清理的气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