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115324.X | 申请日: | 2020-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轶平;陈英杰;罗敏;杨焕芝;朱翔;徐杨安泰;缪晶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6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实验 细胞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封盖和底板,所述培养盒内壁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凹陷槽,所述培养盒底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与凹陷槽之间相连通,通过凹陷槽、通口、连接板、顶板、插杆、固定板、密封硅胶圈、第一弹簧、底板以及玻璃取样管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该肿瘤培养装置具有了取样安全、方便的效果,避免了在取样过程中大量外界空气飘入培养盒内部的情况出现,解决了由于传统培养装置在进行使用取样的过程中,大量外界空气中的细菌飘入至培养盒的内部,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后期正常生长以及实验结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细胞实质就是肿瘤,肿瘤是一种基因遗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在进行抗肿瘤实验中,需要对肿瘤细胞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培养的肿瘤细胞进行取样观察,从而得知培养过程中的肿瘤细胞生长情况,但是,在进行取样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外界空气中所可能含有的细菌进入至培养装置内部,从而导致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后续生长过程及后期的实验结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从而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具备取样过程中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培养装置内等优点,解决了在取样过程中大量细菌飘入培养装置内而影响肿瘤生长及后期实验结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封盖和底板,所述培养盒内壁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凹陷槽,所述培养盒底部的正中央位置处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与凹陷槽之间相连通,所述培养盒的内壁底部且分别靠近凹陷槽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正中央位置处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且活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沿环形固定连接有密封硅胶圈,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培养盒的内壁底部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底板顶部的正中央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玻璃取样管,所述玻璃取样管的外表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插接于通口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固定板位于凹陷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沿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凸杆,所述凸杆的底部与玻璃取样管的外表面之间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插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所述玻璃取样管的底部与橡胶垫块的顶部之间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输出杆的顶部与培养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与培养盒的底部之间且靠近伸缩杆外侧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其中顶板顶部与底部之间且分别靠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均贯穿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侧沿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与培养盒的底部且分别靠近第二弹簧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内壁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相对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分别与培养盒的左右两侧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抗肿瘤实验用肿瘤细胞培养装置,其中两个挡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凸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153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