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9657.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8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钱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众城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02;H01B3/4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新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2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屏蔽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折翼块,所述折翼块远离中心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层,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置块,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屏蔽环,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远离第一屏蔽环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置块,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层。该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在PVC防护套的屏蔽作用下,且在第二屏蔽环和第一屏蔽环的双重屏蔽作用下,有效的使电线达到屏蔽性能强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ZR-阻燃,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屏蔽软线,软电线的电线芯是用细铜丝绕起来的,做移动设备的动力电缆。
电力时代中,电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市场需求量大,但传统的电线屏蔽性能较弱,且电线芯缺少保护结构,当受到压力时,电线芯容易受到损伤,防护性能较弱,故而提出一种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具备防护性强和屏蔽性能强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电线屏蔽性能较弱,且电线芯缺少保护结构,当受到压力时,电线芯容易受到损伤,防护性能较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护性强和屏蔽性能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折翼块,所述折翼块远离中心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层,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置块,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屏蔽环,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远离第一屏蔽环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第一缓冲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置块,所述第一屏蔽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屏蔽环,所述第二屏蔽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PVC防护套,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芯传输电线,所述第二屏蔽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第一缓冲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杆远离第二屏蔽环的一端位于第一缓冲槽的内部,且连杆与内置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置块远离连杆的一侧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环和第二屏蔽环均为镀锡铜网屏蔽环,且第一屏蔽环和第二屏蔽环的厚度均在三十毫米至五十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置块远离中心柱的一侧与第一屏蔽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为聚氯乙烯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铜芯聚氯乙烯屏蔽软电线,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在内外双重绝缘的作用下,避免了工作者触电,而通过设置第二填充层、内置块和第一缓冲槽等结构,当PVC防护套受到冲击后,冲击将传递给第二绝缘层、第二屏蔽环、连杆和内置块,在内置块和第一缓冲槽的滑动作用下,且在第二填充层和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即可抵消冲击力,避免了多芯传输电线受到损伤,即有效的达到可以提高电线防护性能的目的,而过设置PVC防护套,在PVC防护套的屏蔽作用下,且在第二屏蔽环和第一屏蔽环的双重屏蔽作用下,有效的使电线达到屏蔽性能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城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城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9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