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100772.2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1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朱云成;吴凤军;陈国飞;柳磊;郑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紫金地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桩低 应变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应用在建筑施工检测的领域,其包括激振设备、传感器和底部支架,底部支架上设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横梁的底部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滑动设有安装筒,传感器安装于安装筒底部,两个立柱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立柱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缺口,横梁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缺口,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缺口,横梁的两端设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柱,两个滑槽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丝杠,丝杠的下端转动设置在立柱的底壁上,丝杠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立柱的顶壁上并延伸出立柱的顶壁,丝杠穿过滑柱并与滑柱螺纹连接,丝杠的上端设有手轮。本申请具有使得驱动横梁向下移动的操作简单便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基桩是高层建筑、厂房、桥梁、港口码头等工程建筑采用的主要基础形式,属于隐蔽性工程,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危,因此必须在施工后对基桩进行检测。基桩低应变检测是利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基桩进行完整性检测,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公告号为CN2102885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其包括激振设备、传感器和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包括底部支撑,底部支撑上设置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两端与立柱滑动配合,且横梁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立柱为丝杠,高度调节机构为调节螺母,调节螺母设置在横梁上方和下方的立柱上,横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杆,导向杆外设置有与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安装筒,传感器固定在安装筒的下端,底部支撑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中心线与传感器的中心线重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驱动横梁带动传感器向下移动时,操作者需要依次旋动位于横梁下方的两个调节螺母下移,然后再依次旋动位于横梁上方的两个调节螺母下移,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驱动横梁向下移动的操作繁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包括激振设备、传感器和底部支架,底部支架上设置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对称设置于底部支架的两侧且垂直于底部支架,两根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垂直于立柱,横梁的底部设置有与立柱平行的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安装筒,传感器安装于安装筒的底部,两个所述立柱的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立柱朝向横梁的侧壁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滑槽相连通的缺口,所述横梁的一端穿设过其中一个缺口,另一端穿设过另一个缺口,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柱,两个所述滑槽内沿自身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下端转动设置在立柱的底壁上,所述丝杠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立柱的顶壁上并延伸出立柱的顶壁,且所述丝杠穿设过滑柱并与滑柱螺纹连接,两个所述丝杠的上端均设置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横梁带动传感器向下移动时,操作者同时转动两个丝杠,通过两个丝杠驱动两个滑柱同时下移,两个滑柱下移可带动横梁下移,进而带动传感器向下移动。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操作者仅需转动两个丝杠即可,可有效提高操作效率。
可选的,两个所述丝杠延伸出立柱的部位上均同轴连接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绕设有张紧的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绕设在两个带轮之间,从而操作者无需转动两个丝杠,仅需转动其中一个丝杠便可通过皮带带动另外一个丝杠转动,操作便捷性得到提高,且两个丝杠转动的同步性也得到了保障。
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丝杠位于立柱的顶壁与带轮之间分段形成两段,两段所述丝杠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丝杠分为两段的可拆卸地连接结构,方便了操作者在两个带轮之间安装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紫金地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紫金地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100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颗粒的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