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立体定位定向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2998.2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9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朱琴琴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立体 定位 定向 穿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立体定位定向穿刺装置,包括导轨和与导轨的两端垂直相连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可沿所述导轨滑动,导轨为平行设置的双导轨;导轨上位于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设有可滑动的穿刺定位单元,穿刺定位单元包括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向套、与导向套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底座、与定位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弧形转动块,定位底座上设有与弧形转动块匹配的弧形凹槽,弧形转动块可在弧形凹槽内弧线摆动;弧形转动块中部设有可供穿刺针通过的转动块通孔,定位底座内部的设有可供穿刺针通过的底座通槽,导向套上设有可供穿刺针通过的导向套通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刺装置具有定位准确、操作方便、便于拆卸消毒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体立体定位定向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脑穿刺技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脑穿刺可以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神经外科疾病。
目前定位穿刺方法主要有:1、CT片简易定位法徒手盲穿技术:这种技术需要术者有较高的定位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对于大多数年青医师来说,精确性差,失误率高,穿刺风险较大,在现代医疗环境下不易推广。2、框架式脑立体定向仪技术:常用于脑内电极置入等需精确定位的手术,国内也有不少单位用于脑出血的穿刺手术,但是操作过程繁琐,定位准备工作费时费力,操作过程复杂,在广大基层医院难以推广使用。3、神经导航定位技术:是基于头皮标记点的CT或MR影像数据分析,形成精确的实时影像导航系统,以引导术者进行穿刺,设备昂贵,也不易在广大基层医院用于脑出血手术。4、机器人导航(如:ROSA机器人等):同样是基于头皮标记点的CT或MR影像数据分析,机器人辅助手术,定位精准,设备昂贵,功能神经外科应用较多,用于脑出血穿刺手术很少,不适于基层医院应用。5、3D打印辅助定位穿刺技术:术前需CT扫描,软件分析建模,3D打印定位模块后再消毒应用,软件技术门槛,应用过程也较繁琐,穿刺过程也难免误差存在,穿刺后常需再去CT扫描验证。6、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技术:直接在CT室进行手术,头皮贴标记点后行CT扫描确认,画线后再徒手穿刺。是目前基层医院应用较多的方法,经济实惠,又能及时CT扫描验证置管位置,定位往往比较准确,但由于手术者技术差异,常出现穿刺方向或深度的偏差,有时需反复多次穿刺才能成功置入预定位置,造成不必要的脑损伤,仅凭手眼操作,技术误差不可避免。
因此,在CT扫描定位精确的基础上,需要研究一种用于脑部穿刺的定位辅助装置来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并且易于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未经海宁市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2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科护理用吸痰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检测液位的加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