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下管道过滤淤泥的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1825.9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1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肖梦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邦大成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00 | 分类号: | E03F7/00;E03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管道 过滤 淤泥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地下管道过滤淤泥的清理装置,针对现有的更换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松土刀,松土刀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空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槽相适配,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限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空腔内,限位杆的延伸至空腔内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将松土刀通过限位杆与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极大的降低了清理难度,且避免了残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道过滤淤泥的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污水管道设施广泛地分布在现代城市的地下空间里,是整个城市生产生活废水及雨洪排泄的通道,是城市基础功能的重要承载者。地下排水设施养护、管理难度大,投入多,产出少。一旦因为养护不到位发生堵冒事故,直接影响城市交通及正常的生产生活,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申请号为CN201820192542.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淤泥清理装置,涉及地下管道清理技术领域,旨在对板结的淤泥进行松土,方便水流对其冲刷清理。其技术方案的要点为,包括竖直设置的底座,底座一侧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座,连接座上滑动安装有竖直向下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座沿连接座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座上转动安装有若干松土刀,松土刀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安装座的滑动方向。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座带动松土刀沿连接座滑动,松土刀一边移动一边转动,对板结的淤泥进行松土,使其容易被水流冲刷,避免淤泥在地下管道内沉积,从而实现对淤泥的清理,且清理效果较好。
然而,该专利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松土刀非常容易造成损坏,从而造成清理的难度增加,可能会造成残留有淤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地下管道过滤淤泥的清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下管道过滤淤泥的清理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松土刀,松土刀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空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槽相适配,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限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空腔内,限位杆的延伸至空腔内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底部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短杆的一端,短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转动杆远离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套杆和伸缩杆,且伸缩杆与套杆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外,所述套杆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动孔,第二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杆延伸至空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套杆内且与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腔靠近第一滑动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杆外,拉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细杆,细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与拉杆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邦大成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未经慧邦大成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1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