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软电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91273.1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齐建通;李军杰;齐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乐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9;H01B7/02;H01B7/282;B65H54/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何军华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氯乙烯 绝缘 屏蔽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软电线,涉及电线电缆领域,从外至内依次包括聚氯乙烯绝缘层、软辅助层、阻水层、金属屏蔽层和耐火层,所述耐火层的内腔中穿插有多个铜芯,多个所述铜芯与耐火层之间的间隙设有填充层,所述软辅助层的内部沿聚氯乙烯绝缘层径向穿插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均匀分布,所述金属屏蔽层由多个铝圈和铝箔屏蔽层组成,所述铝箔屏蔽层的表面为波浪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铝圈和铝箔屏蔽层及其配合使用,弹簧和波浪状铝箔屏蔽层可辅助增强电线的柔软性,且不易开裂,铝圈的设置,在保证其正常折弯的状态下增强其硬度与强度,对电线内部的铜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软电线。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现有的电线电缆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屏蔽电缆经常用作室内外长时间作为外接电源进行使用,电线柔性较差,经常需将其收卷展开,会出现断裂的状况,使用寿命较低,且在收卷时,电线较长经常出现打结的现象,不便于收集,且在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发明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软电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软电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软电线,从外至内依次包括聚氯乙烯绝缘层、软辅助层、阻水层、金属屏蔽层和耐火层,所述耐火层的内腔中穿插有多个铜芯,多个所述铜芯与耐火层之间的间隙设有填充层,所述软辅助层的内部沿聚氯乙烯绝缘层径向穿插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均匀分布,所述金属屏蔽层由多个铝圈和铝箔屏蔽层组成,所述铝箔屏蔽层的表面为波浪状,多个所述铝圈均匀安装在铝箔屏蔽层侧面波顶处,所述聚氯乙烯绝缘层的外侧设有两个以聚氯乙烯绝缘层轴线对称分布的橡胶条,橡胶条的轴线处穿插有金属丝。
可选的,所述铜芯的外侧包裹有交联聚氯乙烯绝缘层,多个所述铜芯之间设有软隔架,软隔架的侧边固定安装在耐火层的内壁上;
软隔架将多个铜芯分割在指定区域内,互不接触,防止多个铜芯之间相互连电等不良状况,防护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弹簧的外侧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软隔板,所述聚氯乙烯绝缘层与阻水层均与软隔板的侧边垂直连接,多个所述软隔板远离弹簧的一侧之间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
两个软隔板将弹簧包裹在一个空间内,弹簧不与填充物接触,使得弹簧发挥更好的弹性作用。
可选的,所述填充物所选材料为无纺布,所述填充层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金属丝所选材料为铝丝,且金属丝的直径值处于1mm-3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铝圈和铝箔屏蔽层及其配合使用,弹簧和波浪状铝箔屏蔽层可辅助增强电线的柔软性,且不易开裂,铝圈的设置,在保证其正常折弯的状态下增强其硬度与强度,对电线内部的铜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橡胶条和金属丝,使得电线局限于一个方向折弯收卷,有效的防止了电线放置或收集时相互缠绕打结,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辅助层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屏蔽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乐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乐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1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