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径激光剥线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91028.0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7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强春晓;郝耀钢;蔡鹏;张东利;谢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B23K26/40;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 地址: | 71006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激光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剥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径激光剥线夹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包括固定轴、底座、盖板、调节件、锁紧件、滑动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压条有机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各零件加工、装配难度小,操作过程简单。本实用新型只要通过调整滑动板和盖板上面长方体凸起的数量,就能够方便的装夹所需剥削导线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将导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夹紧,夹持导线的可靠性较好。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滑动板的位置,来调节滑动板上的横向凹槽与盖板上的横向凹槽之间的空间大小,来满足对不同外径导线的夹持,因此其适用性比较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剥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径激光剥线夹具。
背景技术
机械式剥线技术与激光剥线技术是剥线技术领域的常见剥线方式。机械式剥线技术由于剥线钳的钳口与导线之间直接接触,会对金属导线线芯产生一定的挤压及切削力,导致金属线芯的损伤。如果钳口不与金属线接触,则绝缘皮不能剥切干净,对于由多层人造丝纺织物组成的绝缘皮导线,机械式剥线就很难满足要求。激光剥线方式就可以避免损坏导线线芯或者导线绝缘皮剥削不干净的问题,激光剥线时需要将多根导线固定在夹持装置中,才能更好的发挥激光剥线技术高效、可靠的特点。目前,激光剥线领域中导线的夹持工具主要是夹持相同线径导线的夹具,对于不同线径的导线剥线时需要更换与之匹配线径的夹具,这就需要制作各种规格线径的导线夹具,增加了经济成本。对于出现的一些可变线径的导线夹具,也存在导线夹持不可靠、导线夹持数量少、操作过程繁琐等缺点。所以设计操作简单、夹持可靠,夹持数量多的可变径剥线夹具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径激光剥线夹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激光剥线时导线夹具夹持导线不可靠、操作繁琐、夹持线径不可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径激光剥线夹具,包括固定轴、底座、盖板、调节件、锁紧件、滑动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压条;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固定轴与盖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具有矩形凹槽;所述的滑动板设置在底座上的矩形凹槽内,滑动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底座上矩形凹槽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的调节件水平连接在底座的另一端外侧壁上,调节件一端穿过底座侧壁与滑动板的另一端接触;所述盖板和滑动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之间形成多条横向平行凹槽及两条纵向平行凹槽,盖板上的两条纵向平行凹槽与滑动板上的两条纵向平行凹槽对应,盖板上的凸起置于滑动板上的横向凹槽内;所述压条设置两根,两根压条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盖板下表面设置的两条纵向凹槽内且两根压条与凸起表面平齐;所述的锁紧件垂直连接在底座另一端的上表面。
所述的底座是一个矩形板,矩形板的一短边侧开有第一矩形缺口;矩形凹槽远离第一矩形缺口一侧的槽壁一角上开有第二矩形缺口;所述矩形板的下表面在中轴线上对称的开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矩形缺口的两相对内侧壁上相对的水平开有第二通孔,且两相对内侧壁的端面上开有两个垂直于端面的紧钉螺钉孔,第一矩形缺口底部的侧壁上对称的开有两个第四通孔;矩形板远离第二矩形缺口的长边上与第二通孔对称的开有第三通孔。
所述的滑动板的一端端面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垂直于端面的弹簧安装轴;滑动板的底面沿中轴线开有一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一端位于两个弹簧安装轴中间;滑动板的上表面平行且等间距的设置有多组凸起,每组凸起均与滑动板轴线垂直且相邻组之间间距相等;每组凸起分别由一个长方体的第一凸起、一个长方体的第二凸起和一个长方体的第三凸起构成,每组内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轴线共线且相邻凸起之间有间距且间距相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长度递增;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的一端居于边缘,第二凸起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的中间,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与盖板的横向凹槽对应;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宽度相等且小于盖板的横向凹槽宽度。
所述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的高度和宽度均相同,高度为4毫米、宽度为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1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