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垃圾运输车的提料机构及垃圾运输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90743.2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7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袁康;房亮;蔡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F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刘兴鹏 |
| 地址: | 225104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垃圾 运输车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运输车的提料机构。该提料机构包括:安装架,其下边缘附接于垃圾运输车的副车架,并且该安装架被配置成安装架的任何部分都不向下延伸超过副车架;提料臂,其一端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和用于接收垃圾存储装置的挂桶架,该挂桶架被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于提料臂的与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并且挂桶架在初始位置中被垂直于副车架设置。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垃圾运输车的提料机构,并不占用副车架下方的空间,既可用于燃油车又可用于电动车,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提料机构的垃圾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垃圾运输车的提料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架不占用位于垃圾运输车的副车架下方空间的提料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提料机构的垃圾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动车因其结构简单、清洁环保而逐步进入大众消费的视野并在各行各业中开始替代燃油车。在垃圾处理领域中,同样出现使用电动车来替代燃油车的现象。通常来说,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源的电池包设置在车体的两侧,占据副车架下方的空间(如图4和图5中所示)。而正是由于电池包的存在,导致无法将用于燃油车的现有提料机构直接转用到电动车上。
下面参照附图对这种不适用性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用于燃油垃圾运输车的提料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获得的该提料机构的部分侧视图。图3是图2中的圈B中所示结构的放大视图。如图2和图3中所示,该提料机构10包括安装架11、提料臂和挂桶架13。该提料机构10采用下沉式安装设计。即,安装架11通过下边缘附接于运输车的副车架1000。其中,参见图3,安装架11的下部横梁与副车架1000成约10°的角度α,并且安装架11的最下端向下延伸超出副车架1000一距离s(约11cm)。正是由于存在约11cm的超出距离s,安装架11占用了电动车中的电池包所需要的安装空间,因此导致上述提料机构10无法兼容于电动运输车。
再者,当处于初始位置(运输车行驶过程中挂桶架所处的位置,如图2和图3中所示)中时,挂桶架13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一角度β,该角度β为10°~20°。该倾斜布置致使挂桶架13朝向副车架1000的下方(如图2和图3中朝向左下方)延伸,从而同样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副车架下方的部分空间,这进一步导致了提料机构10无法安装于电动车。
由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垃圾运输车的提料机构,其并不占用副车架下方的空间,因而既可用于燃油车又可用于电动车,从而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运输车的提料机构。该提料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下边缘附接于所述垃圾运输车的副车架,并且所述安装架被配置成所述安装架的任何部分都不向下延伸超过所述副车架;提料臂,其一端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架;和用于接收垃圾存储装置的挂桶架,其被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于提料臂的与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并且挂桶架在初始位置中被垂直于副车架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安装架的下边缘与副车架平行或共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挂桶架包括:本体部分,其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于提料臂的所述另一端,并且本体部分呈框型并包括两个侧向部分;和滑动件,其两端被分别以能够相对于本体部分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两个侧向部分中的相应的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滑动件相对于本体部分的滑动通过至少一个驱动件来实现,至少一个驱动件、本体部分和滑动件是共面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驱动件为单个驱动件,驱动件的一端附接于本体部分的下边缘,驱动件的与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居中地附接于滑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驱动件为被关于挂桶架的中线成镜像对称设置的两个驱动件,两个驱动件中的每一个驱动件的一端各自连接于本体部分,两个驱动件中的每一个驱动件的与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分别于第一附接点和第二附接点附接于滑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0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系统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提高照明控制系统的通信可靠性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