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牙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90145.5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邱新运;衡定;许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15/04 | 分类号: | A61C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牙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牙线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表面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架体固定于转动杆的外壁,且第二架体的表面固定有卡块。该折叠式牙线架设置有置线槽,通过置线槽的设计使得牙线被固定限位在内侧,从而方便了使用者进行剔牙,避免了牙线产生位置偏移、相互缠绕等情况,使得剔牙过程更加简易、灵活,通过转动杆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两架体间进行折叠,从而使得牙线完整安置在两架体末端形成的圆内,通过卡块的设置,在对两架体进行折叠时可以使其两者之间进行紧密卡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等从而影响牙线的正常使用,该设计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线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牙线架。
背景技术
牙线是用尼龙线、丝线或涤沦线来清洁牙的邻面菌斑,很有效,特别是对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好,拉下一段约25mm的牙线,将线的两端打双结形面一线圈,或取约33mm的牙线,将线的两端绕在二个中指上,用右、左手指将牙线通过接触点,然而,在牙线的使用过程中,配合牙线架使用则有效提高了其使用便捷性。
市场上的牙线架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需要剪下牙线并进行缠绕等操作,费时费力,比较不方便,且在使用过程中剔牙用牙线将直接与架体相接触,卫生性较差,不适合多次使用,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折叠式牙线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牙线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牙线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表面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安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外侧安装有轴套,所述第二架体固定于转动杆的外壁,且第二架体的表面固定有卡块,所述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的末端均设置有置线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的后壁均安装有防护层,且防护层与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之间均为粘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的形状结构分别与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后壁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防护层的外壁等距分布有防滑颗粒。
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的外壁通过焊接连接有卡块,且第二架体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架体与转动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第二架体通过转动杆与固定块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置线槽为半圆状结构,且置线槽设置有两组,而且置线槽分别关于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折叠式牙线架设置有置线槽,通过置线槽的设计使得牙线被固定限位在内侧,从而方便了使用者进行剔牙,避免了牙线产生位置偏移、相互缠绕等情况,使得剔牙过程更加简易、灵活,通过转动杆的设置,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两架体间进行折叠,从而使得牙线完整安置在两架体末端形成的圆内;
该折叠式牙线架通过卡块的设置,在对两架体进行折叠时可以使其两者之间进行紧密卡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等从而影响牙线的正常使用,该设计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的使用便捷性,该设计的牙线架第一架体长度12cm(即折叠使用过程中的牙线架长度为12cm),左、右两置线槽间距为2.5cm,与实物是一比一的正比比例;
该折叠式牙线架通过在防护层外壁设置防滑颗粒,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者握持架体过程中其手部与防护层间的摩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脱落等,保证了其握持的稳定性,通过防护层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牙线架整体的抗摔性能,且防护层质地较为柔软,从而提高了使用者手部拿取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90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测试装置支撑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侵蚀组合式海上风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