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给电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9735.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0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孔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法然特浙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充电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给电充电电路,该电路包括有负载检测电路、充电主回路以及主控电路;充电主回路的输入端接入外部供电电源,其输出端向外部负载开放连接;负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充电主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接入主控电路,主控电路还与充电主回路连接,主控电路中包括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的具体型号为SC92F7252;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电控制电路在休眠状态下通过监测外部负载接入时的微弱电压信号获知负载接入信息,整个休眠过程能耗非常小。而一旦外部负载接入,该电路通过检测外部负载的类型为其提供与之匹配的充电供给直至充满,整个充电过程安全智能、能耗小、针对性强,能获得十分理想的充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电路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给电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现行的蓄电池以其主要储能质类型划分,主要分为铅酸电池以及锂电池;铅酸电池以及锂电池执行不同的国家标准,其充电过程、充电时长以及充电方式均不相同。应对充电器进行对应改进,以适配不同类型的外部蓄电池负载。
而进一步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围绕着蓄电池充电器,往往由于存在不良用电习惯而埋下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蓄电池充电时间往往较长,人们习惯将充电器与外部蓄电池连接后放置不管,往往蓄电池在完成正常充电过程后,充电器仍与其连接,这样不仅将导致蓄电池过充,造成能源浪费,还将导致充电器由于长时间工作而积热,严重时将导致充电器自然引发火灾;而另一方面,人们往往还习惯在外部蓄电池完成充电后,将充电器与外部蓄电池脱开,同时保持充电器与供电电源连接,这样的情况下,充电器的输出端将始终保持带电并暴露的状态,成人误触或婴儿玩耍将存在触电风险,危及用户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给电充电电路,该电路通过负载检测电路检测外部负载的接入情况,根据外部负载的接入情况的对应控制充电主回路的是否供电以及具体的供电形式,实现自动化检定外部负载、自动化给电的功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电路的安全性能,降低了电路的空载能耗,也提高了电路的供电的充电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给电充电电路,该电路包括有: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与外部负载的充电主回路;用于判定电路运行情况、并根据电路具体运行情况对应发出控制指令的主控电路;用于受控通断的可控开关;充电主回路的输入端接入外部供电电源,其输出端向外部负载开放连通;主控电路中包括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的具体型号为SC92F7252;主控芯片的INT00引脚与充电主回路的输出端交互;
可控开关设置在外部供电电源与充电主回路之间,外部供电电源接入可控开关的其中一端,充电主回路连接可控开关的另一端,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主控芯片连接。
SC92F7252作为一款国产的工业级增强型FLASH微处理器,兼容8051指令集,具有将强的抗干扰能力。该芯片具有独特的中断形式,芯片内部设置了一个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该寄存器中的bit0和bit1可控制芯片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对PCON.1写入1,则芯片内部高频时钟将停止,芯片进入省电模式,以极低的能耗维持运行;而对应的,在该芯片中,INT00引脚处的电平变化作为其中一种中断形式,在芯片的逻辑处理过程中具有第一优先级,因此,本申请提供电路将充分利用该芯片的特殊性质:保持主控芯片的INT00引脚与充电主回路的输出端交互,则充电主回路的输出端处的电平变化都将如实且迅速地反应到主控芯片中,一旦外部负载断开接触,则充电主回路的输出端将无法形成完整回路无法产生充电电流,对应反映到主控芯片中体现为此时该处呈现低电平状态,主控芯片对应进入省电状态,切断可控开关,整个充电主回路停止工作不耗能,其输出端不带电;而对应地,如外部负载接入,则充电主回路与外部负载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在充电主回路的输出端处产生微弱的电流变化,该电流变化以电平变化形式反馈至主控芯片中,将芯片从省电休眠模式中唤醒,主控芯片控制可控开关闭合,充电主回路开始工作,为外部负载提供充电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法然特浙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法然特浙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9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