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临床的消化系统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9669.2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5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施琳;柳云恩;侯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琳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杨建新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临床 消化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的消化系统给药装置,注射筒上连接给药管,给药管上设置限位套,限位套的一端固定设置锥形嘴,限位套的外壁上设置开口,开口内设置L型杆,L型杆朝开口外侧倾斜设置,L型杆与开口转轴连接,L型杆与开口的转轴连接处设置扭簧,L型杆的端部与给药管相接触,开口内固定设置螺杆,螺杆上设置螺套,螺套与螺杆螺纹配合,螺套上套接有T型块,T型块与螺套转动连接,T型块与开口滑动连接,T型块压紧于L型杆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易于调节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临床的消化系统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科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以及胰腺等脏器的疾病,部分病情严重的肠胃病的患者,需要直接将药物送至体内进行治疗,一般会采用给药器进行,现有的给药器在使用过程中,给药导管深入患者体内后,患者咽部会不由自主吞咽甚至干呕,此时需要操作者对给药导管进行控制,避免导管过多进入患者内部。并且,现有的给药管其口径尺寸一般固定,操作者在通过给药器的注射筒给药时,给药量及给药速率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单次瞬时间的给药量过大,给患者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临床的消化系统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临床的消化系统给药装置,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上连接给药管,所述给药管上设置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给药管滑动配合,所述限位套的一端固定设置锥形嘴,所述限位套的外壁上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L型杆,所述L型杆朝开口外侧倾斜设置,所述L型杆与开口转轴连接,所述L型杆与开口的转轴连接处设置扭簧,所述L型杆的端部与给药管相接触,所述开口内固定设置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螺套,所述螺套与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螺套上套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与螺套转动连接,所述T型块与开口滑动连接,所述T型块压紧于L型杆的顶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注射筒上设置进药口。
进一步而言,所述注射筒上设置刻度窗。
进一步而言,所述L型杆与给药管的接触端倒圆弧。
进一步而言,所述L型杆与给药管的接触端设置防滑垫。
进一步而言,所述螺套上环状设置凸块。
进一步而言,所述T型块与L型杆的接触端倒圆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用于临床的消化系统给药装置,使用方便,易于调节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套结构示意图。
1-注射筒;11-进药口;12-刻度窗;2-给药管;3-限位套;31-锥形嘴;4-开口;5-L型杆;51-扭簧;52-防滑垫;6-螺杆;61-螺套;62-T型块;6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琳,未经施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96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把手锁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轨枕专用脱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