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8932.6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7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青;方书昊;霍雨佳;张逸龙;陆新晓;李峰;吴彦;何欣;郭晋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隅角悬管抽采 瓦斯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罩和硬质风筒,引流罩用于安装在工作面上隅角处,引流罩一端设有引流口,引流口内固定设有过滤网,引流罩另一端设有导出口,引流口面积大于导出口面积,硬质风筒一端密封连接在导出口内,硬质风筒另一端用于与瓦斯管相连以连接到井下瓦斯抽采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充分保障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隅角悬管瓦斯抽采效率,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均为“U”型通风,其作为回采工作面中最简单的通风方式,在生产中有利于工作面的布置和管理。但由于“U”型通风方式采空区漏风严重,上隅角作为漏风“汇”易于形成空气涡流,使瓦斯无法有效进入回风巷而造成瓦斯积聚,所以上隅角瓦斯治理是瓦斯抽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工艺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瓦斯抽采方式,常常由于抽采管中进入落石等诸多杂质、管路抽采口面积较小等问题造成抽采效果不佳,治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一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充分保障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隅角悬管瓦斯抽采效率,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充分保障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隅角悬管瓦斯抽采效率,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罩和硬质风筒,所述引流罩用于安装在工作面上隅角处,所述引流罩一端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内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引流罩另一端设有导出口,所述引流口面积大于所述导出口面积,所述硬质风筒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导出口内,所述硬质风筒另一端用于与瓦斯管相连以连接到井下瓦斯抽采系统。
优选的,所述引流罩包括竹制骨架和包裹于所述竹制骨架外的风筒布。
优选的,所述硬质风筒为可伸缩硬质风筒。
优选的,所述硬质风筒一端通过密封圈可拆卸滑动密封连接在所述导出口内。
优选的,所述引流罩为1/4圆台状引流罩,所述引流罩的大扇形底面上设有所述引流口,所述引流罩的小扇形底面上设有所述导出口。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为2~10目筛网。
优选的,所述引流罩互相垂直的两面上均固定设有多个挂钩,所述挂钩用于悬挂于上隅角煤岩内。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的引流装置,通过在瓦斯管口前端加装引流装置后,扩大瓦斯管口引流面积,增加引流口与高浓度瓦斯接触的范围,从而提高悬管抽采时的瓦斯流量,引流口处的过滤网能够防止抽采过程中采空区杂质进入堵塞管路,充分保障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隅角悬管瓦斯抽采效率,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进一步的,引流罩的竹制骨架外包裹风筒布结构,可有效避免火花的产生,同时制作成本较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引流罩深入采空区中较远时,由于回收困难,可直接通过收缩可伸缩硬质风筒将硬质风筒从导出口抽出,与引流罩相分离,将硬质风筒拖出,而将引流罩丢弃于采空区中,继续使用时可布置新的引流罩继续抽采;引流罩互相垂直的两面分别平行于顶板和巷帮安装,安装方便,并能有效防止巷帮顶板变形带来的影响,达到最佳的瓦斯抽采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89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