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层工艺的电子变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7721.0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董右云;田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柔性磁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深圳铭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82 | 代理人: | 王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电子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叠层工艺的电子变压器,所述电子变压器包括空白屏蔽板,所述空白屏蔽板的左侧设置有初级线圈,所述空白屏蔽板的右侧设置有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采用叠层螺旋的绕线方法制成,所述初级线圈的左侧卡接有初级屏蔽层,所述次级线圈的右侧卡接有次级屏蔽层,所述空白屏蔽板的两侧均卡接有磁芯本体,所述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初级屏蔽层和次级屏蔽层均位于磁芯本体的内部,所述空白屏蔽板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引脚;本实用新型专利空白屏蔽板两侧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采用叠层绕线的方法组成,依次输出引脚,这样便能将线圈紧紧的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线和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叠层工艺的电子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子变压器,又称电子电力变压器,是一种将能量传递和电力转换的一种电子器件,也是电路中的常用的器件。电子变压器有多种类型,第一代的硅钢片式的是工频电子变压器,因体积较大,能量转换效率低,已经不是市场主流应用。目前常用的软磁高频电子变压器,其主要组成为磁性材料、线圈、骨架、绝缘材料、引脚等组成,工作频率为50kHz以上。近年来出现了PCB式的电子变压器,用PCB代替线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频率,更进一步的减小了体积。这是未来应用趋势。
电子变压器为电路中的一种器件。有不同的电路拓扑结构及工作方式,常用的AC-DC转换有正激式、反激式、半桥式、全桥式、推挽式、谐振式,半谐振式,有源钳位式、降压式,升压式等,但是传统的电子变压器采用的是人工或机器绕制方法,其主要形态呈现交叉螺旋状,螺旋链接路径中,两线路间距呈现不规则状,有紧密有松散,一般成松散状为主要表现形式,然后使用凡立水或者绝缘油固定,为此提出一种叠层工艺的电子变压器,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专利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层工艺的电子变压器,解决了传统的电子变压器采用的是人工或机器绕制方法,其主要形态呈现交叉螺旋状,螺旋链接路径中,两线路间距呈现不规则状,有紧密有松散,一般成松散状为主要表现形式,然后使用凡立水或者绝缘油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层工艺的电子变压器,包括空白屏蔽板,所述空白屏蔽板的左侧设置有初级线圈,所述空白屏蔽板的右侧设置有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采用叠层螺旋的绕线方式,所述初级线圈的左侧卡接有初级屏蔽层,所述次级线圈的右侧卡接有次级屏蔽层,所述空白屏蔽板的两侧均卡接有磁芯本体,所述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初级屏蔽层和次级屏蔽层均位于磁芯本体的内部,所述空白屏蔽板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引脚。
优选的,所述空白屏蔽板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空白屏蔽板为绝缘屏蔽材料。
优选的,所述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初级屏蔽层和次级屏蔽层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磁芯本体延伸到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初级屏蔽层和次级屏蔽层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磁芯本体均与初级屏蔽层、次级屏蔽层的尺寸相适应,两个磁芯本体之间相互栓接。
优选的,所述空白屏蔽板为空置空白线路板、云母片、青稞纸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通过有规则的导电线圈叠加在一起而制成,以使每层线圈形成平行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专利因采用有平行规则的螺旋状的方式,从而实现产品一致性好,通过叠层工艺方式,可以灵活调用、修改参数,实现不同的技术指标,便于规模化生产。比如增加或减少初、次级线圈,增加或改变不同的绝缘材料等,实现不同的技术指标,通过叠层工艺方式,实现了脚位尺寸灵活调整,从而能适配原有的引脚封装形式,扩展了产品的替代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结构正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柔性磁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柔性磁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7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足底动态步态的智能监测鞋垫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滚珠限位的快速定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