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无空腔墙体保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6442.2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0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华;姜月明;潘怡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源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4;E04B1/76;E0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板现浇 混凝土 空腔 墙体 保温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无空腔墙体保温系统,属于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其包括保温墙本体;所述保温墙本体包括基层墙体和固设于基层墙体上的叠合板;所述叠合板上插设有多根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叠合板且端部插设于基层墙体内;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螺纹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外径略大于容纳槽内径;相邻两根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拉紧件相连。本申请具有提高各层之间连接紧密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无空腔墙体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墙材改革与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173590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叠合保温外墙板,包括同现浇墙体直接接触的保温泡沫混凝土板和浇筑在保温泡沫混凝土板远离现浇墙体一面的预制配筋混凝土板,保温泡沫混凝土板与预制配筋混凝土板的竖直两侧边沿呈错位设置,两者形成“Z”形结构,相邻保温泡沫混凝土板之间的拼接缝与相邻预制配筋混凝土板的拼接缝之间错位,预制配筋混凝土板上设置有穿过保温泡沫混凝土板并与现浇墙体连接的连接件。该结构能够防止雨水穿过保温泡沫混凝土板,保障保温泡沫混凝土板与现浇墙体稳定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保温墙通常是由多层拼接而成,铸造时通过将多个连接件插接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各层进行固定,随着保温墙使用时间的延长,连接件可能会因为腐蚀或者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松动,使各个层结构之间的连接性变差,影响保温墙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保温墙使用过程中的各层之间连接性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无空腔墙体保温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无空腔墙体保温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板现浇混凝土无空腔墙体保温系统,包括保温墙本体;所述保温墙本体包括基层墙体和固设于基层墙体上的叠合板;所述叠合板上插设有多根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叠合板且端部插设于基层墙体内;所述连接件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螺纹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外径略大于容纳槽内径;相邻两根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第一拉紧件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叠合板固定连接在基础墙体上,然后再将连接件插入叠合板内,并使连接件端部一直延伸至基层墙体内。最后再将插杆插入容纳槽,并不断旋转插杆使插杆端部与容纳槽槽底接触。插杆向容纳槽内插入时,会使连接杆产生略微膨胀,增大了连接件与叠合板和基层墙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同时第一拉紧件将相邻两个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整各个连接件组成一个整体,防止单个连接件从叠合板内脱出。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端部固设有钉头;所述钉头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件端部垂直固设有端部延伸至空腔内的加固柱;所述加固柱另一端与空腔端部之间通过金属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连接件向叠合板内插入的过程中,钉头的设置减小了连接件端部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便于将连接件按入保温墙内。金属块和加固柱的设置增大了钉头的强度,防止钉头受损。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外环面上开设有与容纳槽相连通的斜槽;所述斜槽向远离钉头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斜槽内滑动插设有刺钉;所述插杆螺纹连接在连接件内时,所述刺钉端部伸出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向容纳槽内旋入的过程中,会不断挤压刺钉,使刺钉从斜槽内穿出,此时刺钉端部伸出斜槽并伸入基层墙体内,从而使连接杆与叠合板和基层墙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避免连接件受挤压力导致松动。
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插杆之间通过第二拉紧件相连;所述第二拉紧件连接在插杆上端面且与插杆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源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源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6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