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泵体降噪结构的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6298.2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8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会;张黎;张俸源;朱笑聪;王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会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泵体降噪 结构 污水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泵体降噪结构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箱,所述螺杆另一端均贯穿处理箱左端并在外径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滚珠丝杠螺母副,所述连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底部活塞杆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箱,所述第二保护箱内部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交流电机带动螺杆的转动,并在螺杆上连接块内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作用下实现搅拌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整,通过伸缩缸实现搅拌叶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对污水与药水的充分搅拌,通过填充层、聚酯纤维隔音板与高分子阻尼隔音毡实现对增压泵的降噪处理,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泵体降噪结构的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及生活污水中含有悬浮物、重金属等物质,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入粉末状药剂(如聚丙烯酰胺),然后搅拌,使之与污水混合,起到絮凝效果。
在现阶段存在的污水处理设备中,存在药剂与污水混合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从而直接导致污水处理的质量,同时药剂无法充分利用导致使用成本的增加,其次多数污水处理设备存在泵体噪音较大的问题,泵体所产生的噪音易影响周围人员的正常作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泵体降噪结构的污水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泵体降噪结构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处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壳体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聚酯纤维隔音板,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高分子阻尼隔音毡,所述增压泵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传输管一端,所述传输管另一端贯穿壳体与处理箱并在处理箱右端内壁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处理箱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底端通过管道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内部,所述处理箱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分隔漏斗,所述处理箱左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箱,所述第一保护箱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驱动端贯穿第一保护箱并固定连接在螺杆一端,所述螺杆另一端均贯穿处理箱左端并在外径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中心处设置有滚珠丝杠螺母副,所述连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底部活塞杆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箱,所述第二保护箱内部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二保护箱并固定连接在T型转动杆一端,所述T型转动杆另一端外径处均匀设置有三个搅拌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填充层材质为玻璃纤维隔音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存箱与处理箱连接管道处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关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隔漏斗底端管道处设置有第二开关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滚珠丝杠螺母副内部通孔处螺纹连接在螺杆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杆右端转动连接在处理箱右端内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处理箱内部底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靠近处理箱左端外壁处设置有第三开关控制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增压泵右侧输入端固定连接在抽水管一端,所述抽水管另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会,未经李光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6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