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5967.4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展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均昊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H1/00 | 分类号: | E01H1/00;F16F15/067;B60B3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龙艳华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生产过程 粉尘 回收 装置 | ||
1.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粉尘回收装置主体(2),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3),所述轴承(3)靠近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远离轴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丝杆(4)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6),所述丝杆(4)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远离第一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9),所述第三滑块(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0);
所述第一滑块(6)远离第一连接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远离第一滑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12),所述第一套管(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3),所述第二滑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所述第二滑杆(13)远离限位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5),所述底板(1)靠近粉尘回收装置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7),所述气缸(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8),所述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9),所述底板(1)远离粉尘回收装置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20),所述第二套管(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2),所述支撑柱(21)远离弹簧(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片(23),所述底板(1)靠近电机(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的轴心与丝杆(4)的轴心重合,所述丝杆(4)的直径与第一滑杆(10)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的外表面设置的螺纹为反向螺纹,所述丝杆(4)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一滑块(6)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所述丝杆(4)外表面设置的螺纹的螺距与第二滑块(7)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块(6)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二滑块(7)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6)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三滑块(9)的形状和大小均相等,所述第一滑块(6)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8)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滑块(6)的宽度与第二连接杆(11)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滑杆(13)的长度和宽度,所述限位板(14)的宽度与槽口(19)的宽度相等,所述活动板(18)的长度和宽度与槽口(19)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6)的形状为U形,所述固定板(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16)均匀分布在底板(1)靠近粉尘回收装置主体(2)的一侧,所述气缸(1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气缸(17)均匀分布在固定板(16)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瓦生产过程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套管(20)均匀分布在底板(1)远离粉尘回收装置主体(2)的一侧,所述弹簧(22)的起始端与支撑柱(21)远离防滑垫片(2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2)的终止端与底板(1)靠近第二套管(20)的一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均昊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均昊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59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物码垛机械手臂的转动结构
- 下一篇:迈克尔逊干涉式远红外光偏振态的转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