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检测线计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83251.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3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琳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34;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高小艳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检测 量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检测线计量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件,所述进气软管的另一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阀,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检测线计量仪,通过一级滤网和二级筛网将尾气中的较大杂质和较小杂质过滤筛留,冷凝器对制冷液进行制冷,经过制冷后的制冷液被水泵抽取,制冷液顺着水泵的排水端进入制冷管,将低温传导至曲形管上,通过制冷将尾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过滤去杂质后的尾气进入尾气计量检测装置,保证其不会受到杂质和水蒸气的影响,进行比较准确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仪,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检测线计量仪,属于汽车检测线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检测线是通过一系列检测装置对车辆进行综合检验,从而确定车辆是否有安全隐患,和排放的尾气是否合格,汽车检测包括车速、轮重、制动、灯光、喇叭和尾气检测。
汽车检测线计量仪中汽车尾气检测尤为重要,汽车尾气中除了一氧化碳等气体,还有很多杂质和水蒸气,现有的检测装置内部结构较为简单,在检测过程中不便于对尾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影响检测效率,具有一定的缺陷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检测线计量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检测线计量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检测线计量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件,所述进气软管的另一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阀,所述连接管远离进气软管的一侧贯穿过滤箱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内腔,所述过滤箱的内腔分别设置有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所述过滤箱的内腔且位于二级滤网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排风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外部,所述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尾气处理箱,所述尾气处理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尾气处理箱内腔的底部且位于制冷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一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短管,所述第一短管远离制冷管的一侧与制冷箱一侧的底部连通,所述尾气处理箱内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端依次贯穿支板和制冷箱并延伸至制冷箱内腔的下方,所述水泵的排水端贯穿支板并延伸至外部与制冷管的底部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一侧连通有第二短管,所述第二短管远离过滤箱的一侧贯穿尾气处理箱并延伸至尾气处理箱的内腔连通有曲形管,所述曲形管的内侧与制冷管的外侧贴合,所述曲形管远离第二短管的一侧贯穿支板并延伸至外部连通有竖管,所述过滤箱和尾气处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尾气计量检测装置,所述竖管的顶部贯穿尾气处理箱并延伸至尾气处理箱的外部与尾气计量检测装置的底部连通,所述尾气计量检测装置的一侧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尾气处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植物种殖装置,所述植物种殖装置与排气管为对应设置,所述植物种殖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远离植物种殖装置的一侧与尾气处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制冷箱背面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背面贯穿尾气处理箱并延伸至尾气处理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底部的两侧均贴合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外侧与过滤箱的内壁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底部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与第二短管为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和尾气处理箱的正面均铰接有箱门,箱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琳,未经陈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3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