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宫内药物缓释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2699.0 | 申请日: | 202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项凯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子宫 腺肌症 宫内 药物 缓释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宫内药物缓释器,其包括内置药物的纵形管、固定杆和取出用尾丝,固定杆上设置有多根弹性分支杆,尾丝上设置有多根辅助弹性支杆,弹性分支杆自与固定杆连接一端向上弯曲设置,辅助弹性支杆自与尾丝连接一端向下弯曲设置,弹性分支杆和辅助弹性支杆的端部均设置有圆形的吸盘,纵形管外套设有护管,护管和纵形管同轴设置,护管内位于弹性分支杆处设置有固定环,弹性分支杆均位于固定环内并和固定环抵触,护管位于辅助弹性支杆处设置有两个抵触块,辅助弹性支杆位于两个抵触块之间,护管位于抵触块处均开设有沿护管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槽,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的保护吸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科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宫内药物缓释器。
背景技术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的内膜和腺体侵入了子宫肌层内。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在肌层下面,它们之间有界限分隔,当子宫内膜和表浅的肌肉层受到损伤,如分娩、多次人工流产和刮宫等,子宫内膜将会乘虚而入,它们在子宫肌层里生长发育,并刺激周围的肌细胞增生,就形成了子宫腺肌症。肌层内的子宫内膜可以和正常的子宫内膜一样,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出现周期性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引起强烈的子宫收缩而出现剧烈下腹痛,同时患者子宫均匀性增大,质硬,月经过多,经期过长,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
该病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手术切除子宫;2、保守手术治疗,3、中医调理治疗。三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以前,子宫腺肌症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年来逐渐成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有关。由于患者逐渐年轻化,采用手术切除等传统方法已不被患者和家属所接受,目前多采用宫内放置曼月乐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来进行长期持续的治疗。曼月乐环又叫曼月乐节育器,是现有唯一的局部药物避孕环,它拥有一个很小的孕酮缓释器,保证放置在子宫腔内5-6年,持续向子宫局部恒定释放少量孕酮,使用后可以引起子宫内膜暂时性的萎缩、抑制增长,有效控制月经流量、缩短经期出血时间、缓解痛经,使宫颈、宫腔内环境及卵巢内膜都处于不适宜受孕的状态,从而得到极可靠的避孕效果。
公告号为CN2040506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宫内药物缓释器,包括内置药物的纵形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纵形管上部的固定支架,在所述纵形管的尾部设置有取出用尾丝,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自纵形管上端延伸向上的固定支杆,靠近所述固定支杆的上端部打有固定结,在所述固定支杆上设置有多根弹性分支杆;所述纵形管下部的尾丝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弹性支杆。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这种药物缓释器通过弹性分支杆和辅助弹性支杆,从而上下同时将其固定在宫颈内口处,使其不会被冲出体外,保证了治疗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将药物缓释器放入到子宫内时,需要将护管向外抽出,此时护管内壁会和吸盘摩擦,从而影响到吸盘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将护管向外抽出时,护管内壁会和吸盘摩擦,从而损坏吸盘,影响吸盘使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宫内药物缓释器。
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宫内药物缓释器,包括内置药物的纵形管、固定杆和取出用尾丝,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多根弹性分支杆,所述尾丝上设置有多根辅助弹性支杆,所述弹性分支杆自与固定杆连接一端向上弯曲设置,所述辅助弹性支杆自与尾丝连接一端向下弯曲设置,所述弹性分支杆和辅助弹性支杆的端部均设置有圆形的吸盘,所述纵形管外套设有护管,所述护管和纵形管同轴设置,所述护管内位于弹性分支杆处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弹性分支杆均位于固定环内并和固定环抵触,所述护管位于辅助弹性支杆处设置有两个抵触块,所述辅助弹性支杆位于两个抵触块之间,所述护管位于抵触块处均开设有沿护管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槽,所述抵触块朝向滑动槽一端位于滑动槽内并和滑动槽内壁抵触,所述抵触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抵触块之间的距离大于固定环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2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桡动脉保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婴幼儿性腺屏蔽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