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顶盖、电池外壳及动力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82201.0 | 申请日: | 202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魏磊;沙学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48 | 分类号: | H01M50/148;H01M50/10;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郭宝煊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顶盖 外壳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顶盖,包括盖板以及设置于盖板至少一端的端板,端板上设置有极柱。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盖板+端板”的结构,相当于在传统回型电池壳体结构的顶端开设安装通道,因此,在装配电芯入壳的过程中,可与电芯从电池的高度方向进行入壳,大大地缩短了电芯入壳的距离,提高了的电芯的入壳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电芯受到磕碰、刮擦等风险,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将注液孔设置在盖板上,而且注液孔的数量在两个以上,因此,可以允许从电池的侧部进行注液,提升了注液的效率,改善了传统的注液方式中电池一端浸润效果不佳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外壳和一种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电池外壳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设计上,将电芯的长度加长,同时降低其宽度的尺寸是一个方向,这样设置有助于减少电芯长度方向上无效空间的浪费,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强了汽车的续航能力,另外,通过降低高度的尺寸,使得电池更薄,散热效果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如附图1中所示,展示了一组长条形电池的结构,其中,该类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设置在电池的两端,然而,上述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电池采用传统的回形结构的铝壳1’,而裸电芯2’由于较长且两个电极分布在裸电芯2’的两端,在裸电芯2’入壳的过程中,需将裸电芯2’的一端穿入到铝壳1’的另一端上,装配效率较低,而且裸电芯2’容易受到铝壳1’的磕碰、刮擦等意外,进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作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裸电芯的装配效率低以及在入壳过程中容易受到磕碰、刮擦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和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顶盖,包括盖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至少一端的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极柱。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改进,所述盖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0.5m,且所述端板的高度与所述盖板的长度比值范围为0.2~0.4。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长条形结构的电池进行改进,通过改变电池的入壳方式使得电芯的入壳风险大幅降低,而当使用在上述比例长度的电池中,可使得本实用新型达到最佳的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改进,所述盖板为矩形或弧形结构。盖板可以设置为矩形或弧形结构,具体可根据电池的形状进行合理适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改进,所述端板为矩形、圆形和椭圆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与盖板类似,端板同样可以设置为多种形状,也是需要根据电池的具体形状进行合理适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改进,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注液孔和防爆阀。传统长条形结构电池主要从电池的其中一端进行注液,注液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电池较长,因此导致了另一端的浸润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板上设置注液孔,将注液孔与极柱分离,即采用从电池侧部注液的方式,大大地提升了注液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电池其中一端的浸润效果不佳的现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改进,每个所述注液孔之间为均匀排布,所述注液孔和所述防爆阀均为至少两个。将防爆阀设置为至少两个,这能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将注液孔均匀排布,可以使得注液均匀,防止电芯局部浸润不够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82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用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夹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