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8392.3 | 申请日: | 202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6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任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锋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马腾飞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鱼类 刺激 隐核虫 分离 系统 | ||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包括:养鱼池、分养鱼缸、进水管道、排水管道、过滤池、过滤器、循环水泵、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器、生化处理池、细菌盒、光合反应池、藻盒、蛋白分离器、臭氧氧化池、臭氧发生器、恒温蓄水池、恒温器,通过分养鱼缸、微滤器、紫外线消毒器、细菌盒、藻盒、蛋白分离器、臭氧等能够将海洋硬骨鱼类体表上的刺激隐核虫进行分离杀死,并且能够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使用,避免了刺激隐核虫在观赏性海鱼养殖池内传染的现象,减少了养殖损失,并且风险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是一种原生纤毛虫,可感染几乎所有海水硬骨鱼类引起严重的致死性疾病——刺激隐核虫病或称白点病(Colorni A andBurgessP,1997)。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包囊前体、包囊和幼虫等4个阶段,其中只有滋养体营专性寄生生活,以宿主体液、组织碎片以及完整细胞等为食。自然海域中,鱼类与该虫体和平相处,不会对鱼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该虫富集在狭小的空间中不断繁殖,反复感染养殖的鱼类,会直接导致养殖鱼类营养不良,虫害导致的伤口感染很容易导致鱼类死亡。新购入的观赏性海鱼难以用肉眼观察到其体表是否沾染或感染刺激隐核虫病,若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段时间后不仅会在海鱼体表形成白点,影响观赏,大面积感染后最终造成鱼类的死亡,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能够有效分离海水观赏鱼的刺激隐核虫,避免感染发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洋硬骨鱼类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包括:养鱼池、分养鱼缸、进水管道、排水管道、过滤池、过滤器、循环水泵、消毒池、紫外线消毒器、生化处理池、细菌盒、光合反应池、藻盒、蛋白分离器、臭氧氧化池、臭氧发生器、恒温蓄水池、恒温器,所述养鱼池内设置有若干个分养鱼缸,每个分养鱼缸的左上侧设有排水管道,右侧安装有进水管道,各分养鱼缸的排水管道汇总后直接通入过滤池,过滤池内安装有过滤器,分养鱼缸内带刺激隐核虫的养殖废水通过过滤器过滤,能够将大部分刺激隐核虫过滤,在过滤池与消毒池之间的管道安装有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泵过滤水进入消毒池,经过紫外线消毒器消毒后,水体流入生化处理池,经过生化处理池中安装的细菌盒进行生化处理,然后进入光合反应池通过藻盒进行光合反应将水体中的有机成分变为无机,然后进入蛋白分离器,从蛋白质分离器进入臭氧氧化池,臭氧经过臭氧氧化池上方的臭氧发生器产生后通过管道进入臭氧氧化池中,流入恒温蓄水池中,恒温蓄水池中安装有恒温器能够维持进入养鱼池中的水恒温,最后水流能够循环进入到养鱼池中,并分配进入每个分养鱼缸中。
进一步地,所述分养鱼缸的左下方设有排水口及控制阀门,分养鱼缸换水时可直接打开控制阀门将水进行循环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为WL100全自动清洗微滤机,其左下方设有排污口,微滤机的过滤孔径为80~20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分养鱼缸中仅养殖1~4条观赏性海鱼。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消毒器为2~5组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管,经过绝缘和密封处理后,放置于消毒池内与水体接触,能够有效提高紫外消毒能力,并将水体中残留的刺激隐核虫杀死。
进一步地,所述细菌盒为硝化细菌盒,能够对水体的氨氮进行转化和去除,所述藻盒为微藻盒,通过光合反应,能够吸收有机碳源,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并且能够达到除磷及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蛋白分离器为GEER-DB蛋白分离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为 OZ-018水处理臭氧发生器,所述恒温器为ASHC3冷暖机。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蓄水池水体温度保持在25℃~30℃。
刺激隐核虫分离系统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锋,未经任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8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炒药机
- 下一篇:一种船用物资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