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77669.0 | 申请日: | 2020-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雄;邓文书;谢秋景;朱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4/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率 稳定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一种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由负极壳、绝缘橡胶、正极盖、成型密封圈、导体层、芯体、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底部密封垫、负极底片构成;其中负极极片由三层结构组成,具体由外及里分别是铜箔层、导电黏连层和球磨膨胀石墨层;正极极片同样由三层结构组成,具体由外及里分别是磷酸铁锂掺杂有机聚合层、导电黏连层和铝箔层。本实用新型充电倍率高、稳定性好、抗震、抗爆、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
背景技术
世界对能源不断扩大的需求是 21 世纪的主要挑战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环保等优点,被广泛用作智能手机、相机、笔记本甚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大多数电子设备的储能电池。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的放电电压,在锂电池中作为阳极使用已有几十年。
遗憾的是,纯粹以原始的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功能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缺点:首先,锂离子扩散系数比较低,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不理想;其次,在嵌脱锂离子的过程中衰减快,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不长;再次是热冲击性能差,尤其是高倍率充电时易爆炸;最后是单位充电功率下的温升大,不安全。
因而市场上需要一种充电倍率高、稳定性好、抗震、抗爆、可靠性高的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充电倍率高、稳定性好、抗震、抗爆、可靠性高的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由负极壳、绝缘橡胶、正极盖、成型密封圈、导体层、芯体、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底部密封垫、负极底片构成;
其中负极极片由三层结构组成,具体由外及里分别是铜箔层、导电黏连层和球磨膨胀石墨层;
正极极片同样由三层结构组成,具体由外及里分别是磷酸铁锂掺杂有机聚合层、导电黏连层和铝箔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耐温性能提升,本发明在采用5C/12V过载充电时,温升远小于市售锂电池,表面温度保持在100℃-118℃,且未发生起火爆炸;而市售锂电池在采用3C/12V过载充电时即已升温至140℃并发生起火爆炸。(2)本发明高倍率电性能指标有:5C、10C、15C、20C、30C下放电容量分别为1C状态下的100%、98.2%、96.5%、91.0%、82.3%,具有良好的高倍率放电特性。(3)采用1C充电,10C放电的过度使用循环,1000次循环使用后容量衰减至65.2%,衰减率34.8%。(4)经热冲击试验、针刺试验、短路试验、挤压试验检测,其性能的稳定性和温升等负面参数表现均略优于市售锂电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具有充电倍率高、稳定性好、抗震、抗爆、可靠性高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负极壳1、绝缘橡胶2、正极盖3、成型密封圈4、导体层5、芯体6、负极极片7、隔膜8、正极极片9、底部密封垫10、负极底片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倍率稳定型锂电池,由负极壳1、绝缘橡胶2、正极盖3、成型密封圈4、导体层5、芯体6、负极极片7、隔膜8、正极极片9、底部密封垫10、负极底片11构成;
其中负极极片7由三层结构组成,具体由外及里分别是铜箔层、导电黏连层和球磨膨胀石墨层;
正极极片9同样由三层结构组成,具体由外及里分别是磷酸铁锂掺杂有机聚合层、导电黏连层和铝箔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仅为了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7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循环流化床分离器管屏与上部环形集箱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缆绕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