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3074593.6 | 申请日: | 202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0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春;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r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头带,且头带末端固定连接于壳体后端中部,壳体右侧相接有两个镜片,且壳体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装夹板,且装夹板左端内侧开有放置槽,放置槽中部设有吸盘,且吸盘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微调杆,阻尼微调杆末端贯穿出装夹板,且阻尼微调杆与装夹板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吸盘利于快速的将智能终端设备安装完毕,且防止了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被遮挡及压损的情况发生,并通过设置多个通槽,利于耳机线等线缆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保证了操作时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VR眼镜即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由于早期没有头显这个概念,所以根据外观产生了VR眼镜、VR眼罩、VR头盔等不专业叫法。VR头显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现目前的VR智能穿戴设备,将智能终端设备安装至穿戴设备内时,通常是将夹紧结构从壳体内移出,再对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夹紧,操作不够便捷,而且夹紧结构会对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进行阻遮挡,甚至压损按键,并且需要将耳机线等线缆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时,由于每个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插孔位置不同,因此就难以针对不同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线缆的连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智能终端设备安装至穿戴设备内时不够便捷,且夹紧结构会对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进行阻挡,甚至压损按键,线缆也不好连接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头带,且所述头带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后端中部,所述壳体右侧相接有两个镜片,且所述壳体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装夹板,且所述装夹板左端内侧开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部设有吸盘,且所述吸盘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微调杆,所述阻尼微调杆末端贯穿出装夹板,且所述阻尼微调杆与所述装夹板转动连接,所述装夹板前后端和上下端均开有若干个通槽,且所述装夹板左侧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上端开有定位槽,且所述壳体右侧上端的中部开有插槽,所述壳体内部并位于所述插槽的正上端开有活动腔,且所述活动腔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下两端均贯穿出壳体,且所述定位杆外围并位于所述活动腔内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活动腔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定位杆穿插过所述固定环,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装夹板盖于所述壳体的右端。
进一步,所述通槽与所述放置槽相通,且所述通槽呈矩形状,所述通槽内壁均相接有弹性海绵。
进一步,所述插块对插于所述插槽内,且所述定位杆下端贯穿进所述插槽,所述定位杆下端与所述定位槽卡接,且所述定位杆下端右侧呈倾斜状。
进一步,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活动腔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左侧上端并位于所述活动腔外部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隔为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4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时钟网络结构
- 下一篇:一种低损耗高转化的直流微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