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倍增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73455.6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3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汪献忠;李建国;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倍增器 | ||
一种气体倍增器,包括导流筒,导流筒右端部扣合有筒盖,筒盖中部开设有与导流筒对应连通的透气孔,导流筒右端面开设有环形导流槽,导流筒一侧连接有压缩气体进气管,压缩气体进气管的出气口与环形导流槽连通,筒盖左端面外圈设有与导流筒右端面外圈通过止口结构对应装配的外密封扣合环,筒盖左端面内圈设有伸入到筒盖右端口内部的内扣合环,内扣合环与导流筒右端口内圆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喷气缝,筒盖左端面设有用于连通喷气缝和环形导流槽的环形通道。本实用新型原理科学,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节能,气体混合快且均匀度高,大大提高了传感器测试的效率和准确度。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适合气体轴向加速的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气体均匀混合的气体倍增器。
背景技术
气体传感器的普遍应用带动了气体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低浓度的气体传感器(如PPM级的气体传感器),挥发性气体或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由于用途特殊,发展更快速。而目前落后的气体传感器测试设备又限制了气体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受温度、气体湿度影响较大,且不能进行批量测试,现阶段应用的测试工装测试流程较为繁琐,且每次测试数量很少1-3只,各传感器测试时测试工装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均会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测得的传感器性能一致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传感器批量测试时将测试箱中的气体尽快均匀混合的气体倍增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倍增器,包括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导流筒,导流筒右端部扣合有筒盖,筒盖中部开设有与导流筒对应连通的透气孔,导流筒右端面同轴向开设有环形导流槽,导流筒一侧连接有压缩气体进气管,压缩气体进气管的出气口与环形导流槽连通,筒盖左端面外圈设有与导流筒右端面外圈通过止口结构对应装配的外密封扣合环,筒盖左端面内圈设有伸入到筒盖右端口内部的内扣合环,内扣合环与导流筒右端口内圆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喷气缝,筒盖左端面设有用于连通喷气缝和环形导流槽的环形通道。
筒盖、外密封扣合环和内扣合环导流筒一体制作而成,导流筒左侧外圆为左细右粗的第一圆锥面,导流筒与外密封扣合环之间采用沉头螺钉连接。
导流筒的左侧部内圆为左粗右细的第二圆锥面,导流筒的内圆在第二圆锥面的最小直径处到喷气缝之间的部分为左细右粗的第三圆锥面。
导流筒侧部沿径向方向开设有与环形导流槽连通的内螺纹孔,压缩气体进气管的前端伸入并螺纹连接在内螺纹孔内。
喷气缝的缝隙尺寸为1-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传感器测试箱内部右侧,用来将进气均匀喷出,并将筒盖右端口的气流抽向左侧,是传感器测试箱内气体产生循环的动力源;本实用新型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附壁效应,只用少量压缩气体作为动力源,压缩气体依次通过压缩气体进气管、环形导流槽和环形通道,最后由环形的喷气缝沿第三圆锥面向后喷出,然后再沿第二圆锥面喷出导流筒,带动导流筒内部及筒盖右侧周围气体流动形成向左喷射的初级气流,这股初级气流吸附在导流筒的内圆表面,于是在导流筒空腔中心产生一低压区,因而周围大量的气体被吸入,初级气流和周围气流汇合后就形成高速、高容量的气流,流量为耗气量的数倍,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这里可减少传感器测试箱内其他易吸附气体的设备或材料,也达到令传感器测试箱内气体混合均匀的目的,同时减少对传感器做微量气体实验时,气体的吸附对密闭测试箱内气体浓度的影响。
压缩气体进气管的进气量和传感器测试箱的尺寸,合理设计导流筒的第二圆锥面和第三圆锥面的长度及锥度,在传感器测试箱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分别设置左分流锥筒和右分流锥筒(与导流筒同中心线),左分流锥筒起到将由左向右的气流上下前后方向扩散后再向右折回,右分流锥筒起到将由右向左折回的气流向中心导流到筒盖的右端口内;这样就使得传感器测试箱内形成一个均匀稳定的流场,从而使进入传感器测试箱内的气体浓度、湿度、温度分布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3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提花机的通孔销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板加工用挂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