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71913.2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6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群;王翔;蔡晓越;黄勇;王亮;姚栋衢;周雄;钱成;何清;陈菡;陈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 地址: | 2002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间继电器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包括:外壳、单片机、开出控制电路和开入检测电路,开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内置继电器,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基极连接至单片机,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内置继电器包括两组同步动作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第一接线柱,常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柱,另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单片机并通过降压电阻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开出控制电路采用双刀继电器,从而在导通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同时,可以一并向单片机发送相应的信号,从而提高对于待测的时间继电器的测试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保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司承建的大量220千伏电压等级以上变电站工程中,断路器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作为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的核心元器件是电力网络中的重要电气设备,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的正确动作能够避免断路器长时间的非全相运行,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校验是验证其是否正确动作的重要方法。
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校验主要是通过对于继电器的开入信号和开出信号进行检测实现,先给待测时间继电器的线圈通电,然后开始计时,之后检测待测时间继电器的触点的动作,当收到动作信号时,停止计时。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通电信号发出的同时开始计时,中间可能存在延迟,降低了测试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通过在开出控制电路采用双刀继电器,从而在导通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同时,可以一并向单片机发送相应的信号,从而提高对于待测的时间继电器的测试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包括:
外壳,以及设于外壳上第一接线插孔、第二接线插孔和第三接线插孔;
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中设有计时器;
触发按键和开出控制电路,所述触发按键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开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内置继电器,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基极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所述内置继电器包括两组同步动作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第一接线柱,常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柱,另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单片机并通过降压电阻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
开入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供电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中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三接线柱,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一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的第一连接线。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二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线。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三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常开端的第三连接线。
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并联有一个续流二极管。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第四接线插孔,所述开入检测电路的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四接线插孔,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四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常闭端的第四连接线。
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第五接线插孔,所述开入检测电路的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五接线插孔,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1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外球面轴承的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鼻咽拭子生产用烘干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