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口敷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67662.0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0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洋;苏倩;谭荃丹;唐建生;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H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42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口 敷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口敷料,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其采用多层设计,包括:外衬层、粘结层、敷料层、止痛层、止痒层和按摩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尤其是运用分层设计合理把各种材料添加到敷料中,合理利用敷料空间,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方便以操作、缩短了换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口敷料。
背景技术
我国由于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正规的疼痛治疗起步较晚,对于术后切口应用于临床较多的是以棉纤维制成的纱布、棉球等传统的敷料,虽有一定的吸湿和保护作用,但在愈合过程中易粘连伤口,从而造成二次损伤,且须频繁更换,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并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现今国内医院采用的一些优于传统的敷料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减少切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和术后康复的伤口敷料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口敷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口敷料,包括:外衬层、粘结层、敷料层和止痛层;
所述粘结层贴附在所述外衬层的外边缘;
所述敷料层设置在所述外衬层的内侧区域,且与所述外衬层紧密贴合;
所述敷料层的内侧中心位置设置有止痛层;
或者敷料层的内侧中心设置有凹部,所述止痛层设置于或位于所述凹部;
所述止痛层所述敷料层区域内镶嵌或贴附有止痛层;
有益效果:外衬层可以有效隔绝创面与外环境的接触,避免创面污染,可采用新型医用材料,如医用无纺布,其有更好的透气性和延展性;
敷料层是本产品的核心部位,发挥着护理伤口、保持伤口清洁、抑菌、缓碰撞、减轻伤口疼痛的等作用;
止痛层是直接作用于伤口的区域,止痛层可添加药物双氯芬酸钠,可直接作用于伤口,能有效的起到缓解伤口疼痛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敷料层的高度大于所述粘结层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切口敷料,还包括:止痒层,所述止痒层内嵌于所述止痛层;
优选的,所述止痒层为条形结构,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以平行的方式内嵌于所述止痛层;
有益效果:伤口修复的时候是由结缔组织来进行修复的,生长的结缔组织中的血管和神经,由周围的组织向结缔组织中生长,血管的数量和生长速度比神经要多、速度要快,当快速生长的血管进入到结缔组织中的时候,可以刺激结缔组织中新生的神经,在伤口处以出现“痒”感;止痒类药物相对价格较高,长期服用具有一定副作用,通过设置清凉止痒层将止痒类药物以条形用于切口两侧,在起到止痒作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较少了用量,提高了止痒层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敷料层、所述止痛层和所述止痒层外表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外衬层为医用无纺布;
所述粘结层为医用压敏胶;
所述敷料层为医用纳米银离子无菌水溶胶;
所述止痛层填充有双氯芬酸钠;
所述止痒层为藻酸盐毛束条,且所述藻酸盐毛束条吸附有芦荟汁。
有益效果:条形止痒层排布于伤口两侧,可添加止痒等辅助类药物,达到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菌、止痒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67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胃肠外科临床用口袋





